第一百六十章:封赏

回到南明当王爷 鱼窝 1301 字 2022-10-04

<sript><sript>

除了黄得功之外,上表支持朱由崧监国的高杰、刘良佐、刘泽清等人也都封了伯。

左良玉对此表现的非常大度,原因也很简单,他给他儿子捞了一个武昌总兵,而他的兵力又冠绝五镇之首,还是定策元勋,左良玉没什么不满的。

内阁除了史可法这个首辅和沈廷扬这个次辅之外,从北京来的户部尚书倪元璐仍任原职,加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原京师工部尚书范景文现在是四朝老臣,德高望重,崇祯朝就是阁臣,因此范景文仍任原职,入阁办事。

历史上范景文是崇祯朝殉国的二十多个大臣中最早殉国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殉国的阁臣。

范景文能活到现在得益于朱琳泽勤王之时,让金胜进京师将范景文等人带到了南京。

原左都御史李邦华任吏部尚书,入阁办事。

姜曰广为礼部侍郎、王铎为礼部尚书、张慎言吏部侍郎三人均领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

东林党人虽然此前反对朱由崧监国,朱由崧对此非常反感,但朱由崧还是不得不用东林党人,毕竟东林人在江南的影响太大了。

东林党人看似在内阁有优势,且内阁首辅也是亲东林党的史可法,但次辅沈廷扬和范景文、倪元璐、李邦华三人身居要职,他们东林一系说不上有优势。

况且沈廷扬背后还站着闽王、左良玉和高杰,有军权为沈廷扬背书。

最惨的还要数马士英,马士英虽然加了个东阁大学士,但考虑到马士英挂名逆案,最终还是没能够入内阁。

百官的焦点聚集在闽王开府治事上,闽王开府治事,也是朱由崧的一块心病,奈何他监国就是闽王和左良玉给扶上来的,现在他也离不开闽王。

再者,沈廷扬、倪元璐、左良玉、高杰等人旗帜鲜明地支持闽王开府治事,朱由崧只能将反对闽王开府治事的声音压了下去。

不得不说,朱由崧的这一套封赏比较得体,没有让朱琳泽、沈廷扬一系过于坐大,也关照了东林党人,双方因此取得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廷推结束,朱琳泽大摇大摆地在东林诸公愤愤的眼神中走出了武英殿。

他可是自国初削藩之后,第一个上武英殿廷推议政的藩王。

不过相比政治,朱琳泽现在更关心军事。

弘光朝的政治,朱琳泽打算交给沈廷扬等人去打点,这样他就能专注于秣兵历马,增强自身的军事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