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南安【二更】

回到南明当王爷 鱼窝 1123 字 2022-10-04

郑芝龙早年热衷于在台湾屯坑,但郑芝龙屯垦台湾的目的并不单纯。

台澎两地在明末是倭寇与海寇们的歇脚之处,郑芝龙海寇出身,他开发台澎的目的也不过是将台澎两地变成他的栖身之所。

如今台澎地区已经有了数万闽南移民

,郑家在台湾的根基已然稳固。郑芝龙对开发台湾已经没有了当初的热情。

屯垦前期需要巨量的资源投入,且回报周期漫长,效益远不如海贸。

如今郑家在这片海上一家独大,再无本土势力能和郑家争锋,就连船坚炮利的西洋人对郑家也是忌惮三分。

“南阳王不足为惧,其对海事一窍不通,不过南阳王种田倒是一把好手。”郑芝豹登上大福船,向郑芝龙汇报了此行的收获,“此子经营竹堑,不过是为我郑家做嫁衣耳。”

郑芝龙收起手中的单筒伸缩望远镜,负手走下望楼。

“你可查看的仔细了?这个南阳王有多少条战船,多少水手,多少人马?”郑芝龙对郑芝豹的话将信将疑,“森儿虽然年轻,但森儿看人的眼光不会差,钱牧斋对此子的评价也很高,断言此子并非庸碌之辈。”

“或许在陆上此子并非庸碌之辈,但是到了这海上,还不是咱们郑家说的算。放眼整个天下,何人敢与我郑家在海上争雄。”郑芝豹建议道,“大哥,这南阳王在竹堑扎根,又拿着朝廷的鸡毛当令箭,我建议乘其羽翼未丰之时,将这颗钉子拔了!”

郑芝龙不可置否,他的想法和郑芝豹一样。“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只是这钉子是朝廷的钉子,拔朝廷的钉子总要给朝廷那边一个交代。”郑鸿逵提醒郑芝龙道,“大哥,此事须得慎重。”

“四弟所言甚是,三弟、四弟有何良策?”郑芝龙转头问道。

对此,郑芝豹早有准备,说道:“大哥,竹堑已经垦辟出数万亩良田,晚稻已经插了下去。这批晚稻约莫十一月中会成熟。南阳王那厮战船不过三艘,水手不过数百人,只要大哥给我今天的这些人马舰船,我有把握拿下竹堑。”

郑芝豹的意思是他亲自出马,自从刘香覆灭之后,东南海疆再无可与郑家匹敌的海上势力。郑家的水师已经多年没有打过像样的海战,有打仗的机会,郑芝豹自然是不会放过。

郑芝豹有请战之心,郑芝龙很欣慰。郑鸿逵则是反对由郑家的船队的直接出兵,万一未能全歼南阳王的海上力量,哪怕是只有一条漏网之鱼逃出台湾,都对郑家极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