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舅甥争论

熊启摇了摇头,“我不这么觉得。”

“但是……”他一个转折,沉稳的说道,“我能做的都已经做到了,接下来是否顺利,就看项燕将军和李信的交锋了。”

“这是我无法左右的。”

扶苏紧了紧合拢的双手,凝视着熊启质问道:

“舅舅可知道,一旦失败,你会是什么下场?”

熊启毫不迟疑的回答道,“不论什么下场,都不会比亡国之奴更凄惨!”

接着他语气放缓,柔声对扶苏说道,“扶苏,在你看来,我的所作所为是不折不扣的背叛,但对我而言,我只是选择了我的国家。”

“无论如何,我都是故楚王之子,楚国公室的一员。”

“我不希冀,也不需要你能原谅我的所作所为,但我希望你能理解我如此做的理由。”

扶苏没有被熊启的话所打动,缓慢而坚决的摇了摇头。

如今的他,绝非是只懂得仁义道德的泛泛君子,对于事理,他有着属于

自己的判断。

足够理性,但也不乏感性的判断。

“舅舅,我只知道,你的一切都是秦国给你的。”

“你的官职,你的俸禄,你的封号,你的封地,你的地位,一切一切……”

“全都是秦国给你的。”

在扶苏看来,熊启在秦楚之间选择了楚国无可厚非。

就像他说的,他是楚国公室。

但是因此想要让自己认同他的所作所为,绝无可能。

扶苏可以理解自己老师的那位好友,韩国九公子韩非。

对方为了自己的国家倾尽一切,入秦为臣也是了救国。

秦国不欠他分毫,并没有因为他放过韩国。

他也不欠秦国分毫,自始至终都是站在韩国的立场上说话。

可熊启不一样,他和秦国的关系,迥异于韩非和秦国。

如果熊启只是选择背弃秦国,返回故土,帮助楚国一同对抗外敌,那他还能接受。

可他选择的不是背弃,而是背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