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5

消息撤回之后,应琪才发现对话框里仍然留下了痕迹。

一行“撤回了一条消息”的提示出现在她和于小桃的对话之间,窄窄的一行,字体比平时的字体小上好几号,但却明明白白的昭示着她方才的犹豫。

她很少跟人微信聊天,偶尔发错了消息,她都是直接说句发错了了事,根本没怎么用过这个功能,刚刚一时冲动,更是将会有撤回提示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不知道于小桃看见提示的时候会怎么想。

应琪感到一丝后悔。

或许她刚刚应该按下那点冲动,不要给于小桃发这条消息,就让这件事悄无声息的过去。

她本来以为,只要她干净利落的拒绝于小桃的告白,一切就会结束。

但是,真的拒绝于小桃之后,那情景又一次一次出现在她的眼前。

坦白来说,她不是没有心动过。

相反,很多时候,她确实觉得跟于小桃待在一起很有意思。

于小桃的生活五光十色,像一幅熠熠生辉的画卷,在她的面前铺陈开来,她很难不被吸引。

只是,每次当她想到现实生活时,便会觉得她的这点心动充满了负罪感。

仿佛她是潜入宝藏,偷走钻石,想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据为己有的小偷。

应琪握着手机,心脏揪成一团。

她的生活和于小桃截然不同。

她早已经习惯了将办公室当成家,在公司和片场之间两点一线的往返。

她这样尽心尽力,并不是像别人所说的那样醉心事业,一心想培养出几个能名留影史的出色演员,只是因为她实在没什么别的爱好。

小县城被淹之后,她受杜家资助,转进市里的高中,入学之后,她才知道这是杜歆月读过的高中,一班三四十个学生里,竟有十几个受杜家资助,如果没有意外,这群人将来都会进入杜家的公司,为杜歆月的未来添砖加瓦。

杜歆月早已从学校毕业,但她的名字却仍流传在学生们中间,受到众人崇拜,入学典礼上,她既是杰出校友,又是奖学金赞助人,一时出尽风头,好不惹眼。

杜歆月演讲结束,撇开一众跟她搭话的人,连校长都甩在身后,朝她径直走来,脸上笑意温和,问她在学校待得习不习惯。

当时,距离杜歆月将药摔了她满身,不过两个月时间,她对那事记忆犹新,自然不愿意理她。

而后,她发觉事情不对。

班上那十几个受杜家资助的同学,本来跟她同进同出,不说关系很好,但也有种大家患难之交的感觉,常常聚在一起,谈起彼此是因为什么事情,才不得不受了别人资助,有时候也会说说未来,展望一下想象中的大学生活。

典礼结束后,他们待她有如陌生人,甚至,有些时候她觉得他们故意躲着她。

一天体育课结束后,应琪在寝室堵住关系最好的室友,问她究竟是怎么回事。

她说:杜歆月叫我们离你远点。

听见她的话,应琪就明白了。

她的朋友们受杜家资助,甚至用不着杜歆月故技重施,让她选来选去,只需要她一句话,他们自然会为了前途做出选择。

一班里剩下的十几个人,则是各个公司未来的继承人,小小年纪已经长出了一张坚韧不拔的脸,跟杜歆月像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她没兴趣再招惹个公子哥大小姐来给自己添堵,干脆将精力全部放在学习上,最大的爱好就是在晚自习的间隙走过空无一人的操场,思考自己飘渺的未来。

那个时候,她常常觉得杜家跟她签下的不是资助协议,而是恶魔的契约,让杜歆月有机会以友情的名义,逐渐割裂她与世界的联系。

在那纸协议作废之后,她才发现她的生活已经被工作占据了。

某种不安全感推着她不断向前,将生活中的乐趣全部抛开,拼命的去抓住金钱和地位,以成功去证明自己的意义。

应琪实在想象不到,她这样的生活,能跟于小桃有什么交集。

她越是努力,生活越是枯燥乏味。

所以,当她被于小桃的活力吸引时,只觉得惶恐不安。

她很难想象,如果自己跟于小桃谈恋爱,会是什么情景。

她们根本就不合适。

于小桃开朗活泼,热情得像是燃烧的火焰,喜欢的东西她完全不了解,甚至,哪怕是有人将它们放在她面前,她都提不起兴趣多看一眼。

调酒、露营、密室逃脱……全是一些她避之不及的东西。

代表着失控的东西。

如果不是那天于小桃要跟着她去试镜会,她们就算是在一个公司待上十年,都不会有任何交集,顶多在开会的时候见过几次面,当一个点头之交。

应琪揉了揉额角,再次对自己说,既然这是一个错误,就一定要尽快结束。

于小桃少年心性,感情来得快,去得也快,可能再过一段时间,她就会忘了这件事,去迎接新的生活了。

反倒是她,一旦陷落进去,恐怕很久很久都走不出来。

还不如一开始就放弃,不要让于小桃走进她的生活。

应琪将手机塞回枕头底下,索性装起鸵鸟,不想看见于小桃的回复。

她伸手将笔记本电脑捞起来,放在膝盖上,打开邮箱开始处理积压了一上午的工作邮件。

往常,她只要一开始工作,就会马上进入状态,把其他的事情都忘记,但是,今天她盯着屏幕看了半天,硬是什么都没看进去。

……可能是这封邮件数据太多了,看得人头大。

应琪给自己找了个借口,又换了一封邮件点开,刚看了三行,她的思维又飘远了。

连续走神几次后,应琪不由得有点生自己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