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页

但是杜婶想了想,道:“行,到时候婶子给你新粮,你寄回去,让你父母也尝尝我们这边的新粮食。”

杜大队长家做事敞亮,关于上回多出来的腊味等东西虞清娴在寄东西回来的当天就去跟杜婶家说的。杜婶是这么说的,虞清娴换给她家的奶粉票解了他们家的燃眉之急。杜婶的二儿子会打猎,家里不缺腊味吃。

这话里的真假一听就知道。虞清娴对杜家好感又加深了一些。

“好啊好啊。”虞清娴也不跟她们客气。

杜婶把奶粉票小心翼翼地放进兜里,再把自己带来的东西给虞清娴:“这是我家老三上山去摘的一些板栗,不是什么精贵玩意儿,你拿去甜甜嘴。”

杜婶不等虞清娴拒绝就走了。

板栗有小半袋,初步估计得有五斤,虞清娴把袋子提进宿舍。

知青们都听到了虞清娴跟杜婶的对话,对于虞清娴的板栗,谁也没有开口讨要。

虞清娴则在吃完饭后拿着饭盒去盛了一饭盒出来分给男知青们,剩下的一饭盒给了罗新兰跟梁洁。有的吃大家都很高兴,聚在厨房里,点着昏暗的煤油灯,大家吃着板栗聊着天。

也许是气氛到了,男知青里会乐器的人回了宿舍拿来口风琴吹起了一首革命歌曲,大家跟着他的旋律唱起了歌。

杜婶拿着奶粉票往家走,在路上遇得到了何老太太,她手里提着一刀肉,这刀肉是她托杜大队长去镇上给她带回来的。

“老婶,谢蕴明天回来了吧?”杜婶嘴里的谢蕴是何老太太的外孙。

何老太太的女儿早些年嫁去了隔壁的谢家村,男人以前是当运输兵的,常年不在家,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就跟镇上的一个人跑了,孩子也没要,家也没要,至今是死是活也不知道。

那时候谢蕴才五岁,爷爷奶奶都过世了,谢蕴的父亲谢兆国又没办法照顾他,无奈之下只好送来给何老太太养。

后来谢蕴长大了,在谢兆国的安排下进了县城的运输队,满中国的跑着,一年有大半年在外头飘。他会做人,每次从外面回来都会给家里人带点吃的用的稀罕东西。于是何老太太家上上下下都十分期待他的到来。

距离上回谢蕴回来,已经是一年多前了。这会儿要回来,何老太太一家上上下下都高兴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