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页

窦氏接茬道:“但冬日里垫在床上又是极好的,又软又暖和,这个时候蚕丝和它比起来又不一样了。”

段珍娘赞同。

秦宛如问:“那姻伯母打算怎么定价?”

窦氏:“咱们再把购买它的主力人群往上提一提。”

段珍娘:“我们绸缎庄的那群人应是喜欢的,不若一斤再提到两百二十文?”

窦氏也是这个想法,“次品的依旧保持一百三十文不变,先前三娘不是说过张家胡同那些邻里能接受吗,一百三十文就是针对这群人的,把两群人都抓到手里。”

秦宛如摸下巴沉思,段珍娘和窦氏就各自的看法交流一番,她们是比较赞同这个定价的,觉得比较合理。

既然她们都觉得合理,秦宛如也没有异议,便把白叠子今年的售卖价格定下来。

确定了散装白叠子的定价后,再商议做被褥子的产品重量,段珍娘非常坚持三斤重的被褥子,目的就是春夏交替可用。

最初秦宛如定三斤的用途是试水,真正实用的还是五斤往上那些。

窦氏采取了折中的看法,三斤少量做,不要一刀切,五斤主打,八斤也行。

段珍娘问:“定价呢?”

窦氏:“五斤重的八百文,三斤的五百文,你们觉得如何?”

此话一出,段珍娘掩嘴笑道:“姻伯母这价定得有名堂。”

秦宛如也道:“三斤的就要五百文,那我宁愿再添些买五斤重的。”

窦氏:“要的就是你这种心思。”顿了顿,“说白了,三斤就是拿来当踏脚石的,真正的目的是把五斤重的销出去。”

段珍娘乐道:“要不做个六斤重的,一贯钱。”又道,“去年三斤重的要一贯,今年六斤重的才一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