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页

农民一辈子都靠刨地里的食儿吃,结果让他们种成不能吃的棉花,既没见过也没种过,要让他们一下子把传统老观念转变过来接受新的东西肯定会有抵触情绪。

听了这番顾虑,窦氏也觉得是个事儿。

段珍娘看向秦宛如道:“当初董蔡两家也是惧怕,这儿的村民多半也跟他们一样是抵触惧怕的。”

秦宛如:“你莫要慌。”说罢看向张国申,问道,“张县丞,我想了解一下闵县各乡的土地情况,那日我们出城问过一对夫妇,他说他们村里的多数土地都在自家的,隔壁村多数都是乡绅富农的,可当真?”

张国申正色道:“有些村子当地村民的自耕地比较多,有些村子则是乡绅、商贾的地多。一般来说自耕地都是村民自家耕种,像乡绅那些的地要么是请人耕种,要么就是佃农租种。”

秦宛如轻轻的“哦”了一声,说道:“我认为你们先前所说的极有道理,要让村民把自耕地的庄稼换成不熟悉的白叠子,他们多半不愿意,不如咱们折中一下?”

张国申一下子就明白了,“租种乡绅和富农的地?”

秦宛如咧嘴笑,“对!”又道,“这群人跟农民不一样,只要有租子收,给谁都一样,并且乡绅那些都是有名望的,如果你们官府出头搭线,多半会配合。”

张国申看向黎正,他笑道:“我其实也是这个想法,乡绅手里的土地只要给租子就行,至于佃农,你们给工钱请他们继续耕种即可,种什么你们说了算,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窦氏啐道:“搞了半天,你肚子里早有主意,只是来试探的?”

黎正为难道:“请夫人恕罪,我之所以犹豫不决,就是考虑到当地百姓是不愿把庄稼地让出来的,若是引起民怨,必生是非。”

刘文接茬道:“像乡绅富商这些人的接受度就高一些,给了租子就好,随便你怎么折腾,待周边村民看到了白叠子的益处,自然会跟着种。”

窦氏看着秦宛如道:“那就租乡绅们的地。”

秦宛如点头,“可。”

黎正展颜,“说妥了,咱们就可以把乡绅们招集过来商议。”

秦宛如忙道:“我们可要好地,贫瘠的莫要丢给我们,最好沟渠灌溉都是现成的,还有路道也方便些的,成片的那种,不要东一块西一块太散,不好打理。”

张国申道:“秦三娘子只管放心,都会给你们找好的,毕竟县里也盼着你们把事情做起来,带动当地老百姓一起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