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页

秦致坤点头,“五个闺女,不管她们以后在外头过好过坏,咱们这儿都给她们留了落脚处,每个都不能少。”

“嗯,说得好,大大小小每个人都不能少。”

第二天段珍娘租了两辆马车把张家胡同和坊里的七人拉去了庄子。

这批人学会后将投入到平康坊秦大娘的那处宅子做工。

待七人抵达庄子后,秦宛如安排他们去观摩。

这一批学起来比最初教的那五人要轻松多了,因为有熟手带着他们学,不用她再手把手指点。

教人可费嗓子了,一天重复讲解下来脑仁疼。

目前这边已经能维持正常运转,秦宛如把它交给段珍娘打理。

直到七人学得差不多后,她便将他们带回城,待遇跟庄子里的弹棉匠一样,一天五十文,中午一顿伙食。

地里的白叠子除了续的种子外,其余全部采摘完,先把上等棉花制作,差的则留到一边,不忙着处理。

连日来像陀螺似的转,说不辛苦是假的。

秦宛如回到家,无比怀念以前咸鱼躺的日子,秦老夫人瞧着心疼不已。

不过看到家里大大小小都帮忙剥棉籽,秦宛如又觉得欣慰不少,所有人都在参与她的这份事业,她还有什么理由说累呢?

方氏虽然不懂她做的那些工序,但上下安排还是能行的。

平康坊那边调派了两个家奴过去,中午有一餐饭,需要人手打理,甚至连秦二娘都出马了,帮忙记进出账。

一家子齐心协力参与进来。

有他们分担,秦宛如只需要把关做出来的成品质量,其他琐碎都不用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