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页

有个人壮着胆子背着弹弓尝试了一下,木棰击打到牛筋弦上发出震颤声,绞起不少棉花来。

他觉得有趣,对着木架里的棉花一阵乱棰,不少棉絮都飞了起来。

众人看着觉得好笑,秦宛如也觉得好笑,气氛比之前要松快多了。

有人开了头,人们个个都亲自上阵试了试。

别说,架子里的棉花经过他们瞎弄一通,确实比之前要蓬松不少。

有人眼睛巧,开始悟出点名堂来,说道:“把这般松软的东西拿来御寒,冬日里一定暖和极了。”

秦宛如笑道:“以后你们也会用上它。”

那人连连摆手,“一贯钱一床被褥子,我们可不敢用。”

秦宛如:“以后它们会便宜得值几斗米的价。”

众人全都惊了,纷纷问真的假的。

秦宛如耐心的跟他们唠了会儿,今日来了五人,次日暂用两人让他们先熟练怎么去操作,于是两副弹棉工具被正式使用上了。

木棰击打到牛筋弦上的震颤声开始在屋里此起彼伏。

五十文一天的工钱对于村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钱财,并且中午还有一顿饭食。

一斗米十五文,五十文够买三斗多米了,这对他们来说极具诱惑力,都愿意来挣这笔钱。

把棉花弹制蓬松是一件枯燥又乏味的事情,所幸没什么技术含量,需要的只是重复和不断重复。

原本小小的一堆棉花经过反复震颤后,变得如云朵般膨大。那些洁白的丝絮绵绵软软,叫人看着整个人都觉得温暖起来。

中秋时庄子里忙碌,也没怎么过节,人们采摘的采摘,剥籽的剥籽。现在把棉花弹制蓬松后需要纺车绞成纱线用,村里的妇人带着各自的纺车先进来了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