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夫妻双双把家还

甭管家长们的怨念有多深,程佳禾这边倒是高高兴兴的带着卖光卤味的盆子,抱着闺女坐在独轮车上,土里土气的被她男人推回家了。

回去后,她心里美得不得了,带了那么老些都卖掉了,那成就感比以前偷偷摸摸的两三斤往外挪足多了!

吃完饭,桑正明给她揉着酸胀的胳膊,就道:“我说了我也行的,你瞧你累的,这一揉你又喊疼。咱大壮听话不闹腾,我给你干活儿你还不高兴啊?”

程佳禾疼的龇牙咧嘴的,“你闺女什么样儿你不清楚啊?”她眯着眼,翻了个身,“在外头要是叫她扒拉我,多难为情。而且这活儿我做习惯了,你那嘴一张就得罪人,回头人婶子大娘的跟你还还价,你不得把人撅回去?”

顾客就是上帝老爷,花钱的也都是祖宗。

“掌管经济大权的不是婆婆就是小媳妇,人精打细算的,为着一分都能跟你磨半天,你哪来的那个耐性。”有这个功夫,看好咱闺女就是帮了最大的忙了。

歇了半天,两口子精神抖擞的开始数钱。

把孩子扔床上叫她自个儿玩,反正才满月,不会趴不会蹭的,随便摆弄。

铝制盒子往外一倒,零零碎碎的,“我数数,一块,两块……十四块七毛九!”

当然,这还没刨除成本。

这会儿刚处于改革开放的时期,国家的经济还没有恢复,大多数工人的工资也就在在30-60元之间。

这算的是工人,如果是农村的,基本上一年到头很难见到现金。

这会子猪肉价格在七毛八左右,这是供应的价格。

因着报纸上都登了,这边附近私底下虽然是小买卖不断,但也没人暂时敢把价格提到供销社之上,更不敢过低,所以程佳禾年前买的肉是按照7毛5一斤来算的。

当然,不同部位的价格是不一样的。

像是下水之类,基本上算是搭头。

统共下来,半扇猪差不多有30公斤,再加上下水和半个猪头,花了近25块。

这25块,基本上是她开始卤肉之后挣刨除各项花销剩的钱了。

毕竟只能每次逢大集才能去卖,偶尔的附近也会有人过来买些解解馋,所以挣的不多。

城里的工人就不说了,单看底下生产队,如果没有副业纯靠种地的话,每天工分算下来,个人能挣三五角都算是能干的。

就按最高的来说,每天挣五角,一年下来撑死了也就183块。就这,还得是能干的人,再把一年的口粮算进去。而且不是所有工分到年底都给钱的,大多数是给粮,每年的口粮消耗以及生活日常都得算在内。

又因为种地看老天爷的脸色,还得考虑到大队给不出现钱的情况。

这样算下来,一年到头的,到手里能有多少钱?

林林总总的刨除了,能不欠债都算是好的了。

桑正明拿出账本,“东西前期都是我处理的,咱统共带出去十斤的卤肉和三斤腊肠,还有六十只鸡蛋。成本统共是十一块七毛,算下来纯利润是三块二!”

嗯,人力成本和柴禾就忽略不算了。

程佳禾激动的脸都红了,“嗯嗯,三块二!”

别拿三块不当钱,这会子的三块钱购买力相当的大!

毕竟鸡蛋才三分一个,她也没那么丧心病狂,加工后的茶叶蛋卖的也就是五分,大人给孩子买一个尝尝还是能舍得的。

“咳咳。”激动后就平复下来了,真心实意的夸赞了一波,“改革开放好啊!”

要不然光靠每月那么几次逢大集,还不敢明目张胆的撒欢儿卖,钱得攒到什么时候去?

“明天少带一点,换另一条街去试试。”她盘算了一会儿,“腊肠还是拿三斤,咱中午也可以当菜吃,肉的话……”她想了一会儿,“少一些,就六斤吧,鸡蛋家里不够了,就剩四十多只了。”

要不是孩子还小,不能老是挪窝叫她见风,她完全有能力推着车多走几条街!

“镇子统共就这么大的地方,总不可能有人天天要吃肉的,供销社也才七毛八,不讲究味道的人会觉得比买卤肉划算。”程佳禾拿出一张纸,简单的画了两笔,“镇上的几条街咱们这几天每天换一条道儿,等差不多了,趁着天气还没变暖,咱去附近的厂子边摆摊儿!”

厂子里都是工人,每月拿工资的也舍得用在自己身上,花点钱切几两卤肉下饭还是在能力范围内的。

桑正明点头,捂着她的手,“我脚程快,正生那边家里还有多少的鸡蛋我去看看,还有宋二河那边,你先睡。我把鸡蛋拿回来煮了,卤上一夜,明天天不亮我先去厂子附近卖茶叶蛋去,这个大多数人都吃得起。”

好在最近没什么活儿,不待她回话,继续道:“别说话,我寻思着咱们一毛两毛的慢慢攒,回头在镇上租个铺子,也省得来回这么劳累。”

“工人上班早,我大早上的也不费别的事,就推车去卖鸡蛋,不会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