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036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他回来过,不是不想回来,是他儿子不让他回来。”刘宝英努努嘴,指着那个清瘦的少年,欲言又止。

她虽然不上班,可消息来源是真多,很多事安然赵银花都是从她嘴里听说的。譬如,最近张得胜好容易结束挑大粪的苦日子,回家来住了两天,寻思着马上就能回车间工作了,心情一好,喝了点酒,又打了邱雪梅几下。可跟以往任何一次都不一样,他们大儿子张卫东居然敢硬着气跟他讲道理,被他甩了一耳刮子……后来不知道怎么着,父子俩大干了一架。

“那谁把谁打服了?”安然也从家里下来,加入她们的八卦。

“你们肯想不到,居然是小的把老的打得屁滚尿流。”

其实,安然也没想到,她的魔法打败魔法居然这么快见效,张得胜挑了五个月大粪,吃又吃不饱,睡又睡不好,人瘦得都不成样子了,再加上又喝了点酒,人迷迷糊糊的,居然打不过他十五岁的瘦弱儿子。

“而且,卫东还发话了,要是以后再让他知道他打他妈,他怎么打他妈的他就怎么打回去……哎哟,那气势,狠着呐!”有个这么争气的一心向着母亲的儿子,哪个女人不羡慕呢?

三个女人都很羡慕,尤其是也有三个儿子的刘宝英赵银花,那是真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就这样,被儿子打了两次的张得胜,心灰意冷了,觉着这个家已经不是他的家了,因为儿子们勤快又努力,给置办上好几样家具,给他们母亲穿上了新衣服,而他原本睡觉的地方也让儿子们拆了……他在这个家里,就是多余的存在。

可能是几个月的“身体折磨”,让他心理也不怎么正常了,居然觉着那小小的臭烘烘的劳改屋更适合他……就这么,他跟厂里申请,继续回去挑大粪了。

厂里让他去一段间,那是为了工农大团结去的,开着工资呢,好好一工人不当偏要跑去当农民,厂里不可能还给他开工资。但安然问过,别的地区不清楚,石兰省山区的接班顶替制度要求子女要年满十六周岁才能接替父母的工作,张卫东还差一年半呢。

怎么说,也得让张得胜再挑一年半的大粪,所以她愣是凭着一张嘴,“保住”了张得胜的工作。

“哎你们说,张得胜到底得罪了谁呀?咋就这么惨呢?”

安然,当然是深藏功与名。

***

不过,最近她心里终究是记挂房子的事儿,专门特意出去转了几次,想看看有没有要卖房子的。

因为代局限性,有的人即使想卖房子也不可能像后世一样贴出广告来,想要买,都只能等熟人介绍。

她是真想换个好点的居住环境,私底下也托同事和宝英银花帮她留意,她要求不高,哪怕有个六七十平也比现在好啊。主要是铁蛋也七岁,已经算半个大孩子了,总跟她和姥姥睡,不像话。

要是能有个六七十平的房子,她就能让车间给焊一张上下架子床,反正宋致远不经常在家,偶尔回来的话他们俩男的一个睡上床一个睡下床,也能将就一下。

可对现在的普通职工来说,六七十平的房子也是“大房子”,就连另两个副厂长和其他所有车间主任都跟她们一样住大院小房子,她要提出让厂里给领导们修建几栋小白楼,那就是妥妥的资本主义享乐作风。

安然再一次看向小白楼,惆怅啊。

“安干事在吗?”忽然,门口来了个皮肤白白的女人,不正是邱雪梅嘛。

“在呢雪梅姐,进来坐吧。”

“不了,你上次不是说想去看看茜草根啥样嘛,我今儿正好出去,你要想去咱就一起,要忙的话我就多挖一点,给你送点过来?”

对哟,安然都差点忘了这茬,没想到她还记着。反正今儿也没事,“走吧,我跟你去。”

小猫蛋听说妈妈要出门,立马就小布熊猫放回床上,“妈妈妈妈。”等等你的宝贝女鹅哟。

安然看她确实也没去过什么地方,就给戴上小阳帽,兜胸前一起去了。

***

邱雪梅带她去的地方,是阳城市南面,临着一条清水河,山上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风景十分不错。

“这河水是从红星海子流出来的,我小候能直接喝呢,现在上游建一养猪场,大家都不敢喝了。”

养猪场的猪尿粪水之类的脏东西,虽说是卖给周边农村生产队的,可总有些是排进河里,就是不直接排到河里,那也是渗透到土壤里,又通过地下水汇入河里。

安然倒是没那么讲究,在农村的候,哪条河不泡点牛屎猪屎的,她带小猫蛋去河边,帮她脱掉小猫头鞋,白胖胖的小脚丫子泡进凉润润的河水里,别提多舒服了。

这孩子怕热到什么程度呢?就走了这么四十分钟,还是妈妈兜着呢,她就热得满头大汗,头发一缕缕粘在脑门上,像只落水猫儿。

“鱼鱼!妈妈,鱼鱼!”小丫头眼睛尖,居然还看见水里游着一尾小鱼。

安然一看,“太小啦,吃了可惜,想吃鱼待会儿回去经过菜市场咱去买一条大的,好不好?”

小猫蛋可能真是属猫的,对鱼那是真爱啊,别管煮的糖醋的她一个人能吃一条!关键人还特聪明,知道自个儿把鱼刺隔出来,有一次铁蛋给她剔鱼刺没剔干净,她吃着吃着给淡的挑出来放桌上,跟没事人似的。

在吃的这口上,安然从来不吝啬,只要在能力范围内都会满足她。再说了,鱼肉本来就是高质量蛋白,对她生长发育很好,多吃也有好处不是?

可这次的小猫蛋似乎不怎么配合,“鱼鱼,妈妈,多多,鱼鱼呜呜……”意思是她看见好多好多鱼。

安然本来没在意,顺着她的指看了一眼,啥也没有啊。“这孩子,哪有什么鱼,乖啊。”

邱雪梅也下来,顺着小猫蛋的指看过去,忽然说:“咦?那不是鱼,是鳌虾呢!”

安然一没反应过来“鳌虾”是啥,待看见那棕红色的背壳和长长的触须才想起来,是小龙虾。石兰省本来是没什么水产的,可清水河因为紧挨着最大的红星海子,有点龙虾实属正常。

而且,小猫蛋说“多多”还真不是夸张,安然大略一数,居然有十几只呢!每一只都很大,足有成年人指长,比指还粗。

“清水河这一段很少有人来,虾子都比别的地方大。”邱雪梅咽了口口水,“我小候吃过这种鳌虾,腥味重,不怎么好吃。”可绕是如此,也馋啊。

只要是肉,哪怕是记忆中不好吃的肉,是个人都馋。

安然一愣:“小龙虾居然不好吃?”

“啥小龙虾?”邱雪梅也不知道啊。

安然恨不得捶胸顿足,麻辣小龙虾这种东西,那就是每年的过夏天的仪式感啊!“等着吧,我给你做个好吃的,保准你对这玩意儿刮目相看。”

她们带着镰刀,安然砍了两根细细的竹子,“你会挖蚯蚓吗?知道哪儿有吗?”

邱雪梅点头,她可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你要钓虾吧,我知道,这里土又松又软,肯有。”

安然实在是不敢看那玩意儿,要是有猪肝啥的腥气重的东西就好了,没有就只能用蚯蚓替代。邱雪梅很快挖来两条长长的卷曲的东西,又从随身带的棉纱线套上拆下两根线,一头绑在竹竿上,一头绑紧一段蚯蚓,就这么摔下去,两秒钟的间竹竿一沉,猛地一拉,就是一只红色的大大的肥肥的小龙虾!

虾没鱼狡猾,这里的鳌虾又没被人类钓过,没有御敌经验,一根直线就能让它们上钩,一拉一个准,都是大家伙。

安然没想到啊,平不怎么说话的邱雪梅她居然是个钓虾小能!本来打算装茜草根的背篓,也让她拿来装鳌虾了,左一只右一只,小猫蛋坐在大石头上看得高兴极了,“姨姨,棒棒!”

邱雪梅斯文的笑笑,“我从小在海子边长大,别的不会,跟着我哥钓鱼钓虾倒是没少干。”

只不过后来嫁给张得胜,整天在厨房里埋头苦干,倒把这项技能给忘了。

人都是这样,不熟的候相互也不了解,总是给对方留下刻板印象,可熟了以后发现,邱雪梅也不是那样沉默寡言懦弱胆小,安干事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不近人情。

两个小,她们一只背篓就给装满了,足有二三十斤,为了防止它们爬出来,安然还把衣服蒙在口子上,用绳子一结,乐颠颠就往家赶,挖啥茜草根哟,吃虾才是第一要务!

“哟,你们这背篓里装的啥,咋往下滴水呢?”院里糊火柴盒的老太太看见了忙问。

“没啥,不碍事儿,婶子你们忙啊。”

小猫蛋一根指头含在嘴里,大眼睛眨巴眨巴,也跟着妈妈摇头,她啥也不知道鸭,她才不会说里头装的是好多好多鱼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