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泛酸

波斯犬阿黄在清竹阁大多数时候很自由,除去夜间会被关起来免得乱跑。

清竹阁外那片竹林更深受它喜爱,阿黄每日白天总要去溜达几圈,时不时还会蹿到竹林里刨坑藏肉骨头。

谁想便叫它刨出东西来了。

碧梧如此小心谨慎,云莺也猜得到不会是什么好玩意。

当那东西被呈到她的面前,看得两眼,她挑了下眉,唇边漫开一丝笑意。

巫蛊之术在后宫阴私之中从不少见。

这个被阿黄新鲜刨出来的匣子里面便有个浑身扎满银针的巫蛊小人。

上面的生辰八字不是她的。

若她没有记错,这巫蛊小人上的生辰八字约莫属于良妃蒋繁秋。

但最有趣的其实要论做这巫蛊小人的料子——

竟然是用的云锦。

云锦珍贵,又十分好辨认。

做个巫蛊小人偏要用这种稀罕的料子,等于轻易将后宫里曾被赏赐过云锦的妃嫔尽数圈入其中。

之前皇帝赏赐她的那两匹云锦依然在小库房里放着尚未拿出来裁制衣裙。

而妃嫔中有云锦的自然不止她一个。

贤妃那里是有的,陈贵嫔尚为德妃的时候亦得过赏赐。

前些日子蒋繁秋被晋封良妃,所得晋封之赏里同样有一匹云锦。

至于她们是否赏赐过其他的妃嫔又赏赐过谁,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云莺便记不大清楚了。

细细想,却又基本可以确认,只怕背后目的并不是单纯想要栽赃她。

倘若对方此举目的是栽赃陷害她在后宫玩弄巫蛊之术,那么首先便不该用云锦这种料子,因她被赏赐的那两匹云锦尚未被动过不难打听。

其次东西埋在清竹阁外的竹林里,她明知波斯犬不时去竹林里刨坑藏骨头,为何会选择往竹林里藏,生怕不被发现么?其间的道理说不通,栽赃起来未免困难。

何况她同良妃之间目下没有过节,不是良妃换作其他人也一样。

以皇帝近来只翻她牌子的表现,这后宫没有人比她风头更盛,她也没理由要做背后扎小人的事。

诚然也存在一种可能,便是那人在等一个时机,譬如想要等到她动过那两匹云锦才设计将此事“揭发”出来。但那样,一切都难以在对方的掌握之中,而如若无法掌握局面,又注定难以达成目的。

然而,假如背后之人本便希望事情被发现又大不相同。

这般则是想借她的手去达成其他的目的。

她一个“宠妃”,发现自己被陷害,焉能不生恼?焉能不呈明皇帝?

皇帝宠爱她,又岂会置之不理?

届时究竟会查出些什么,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可想要利用她不是这么容易的。

若是栽赃陷害,手段如此拙劣也伤不到她,她全然不必着急上火。若是想借机利用她达成某些目的,她既晓得,便不可能配合,而因目标不是她,对她同样造不成什么伤害,她依旧不必着急上火。

云莺慢慢思索过半晌,条条梳理清楚,心中有数,发现自己其实无须因这个匣子有所动作。只怕她无动于衷,有人反而要变得着急起来。说不得又是一场好戏。

想清楚以后,云莺方又去看候在一旁的碧梧。

“可有其他人晓得这个匣子?”

碧梧轻声回答:“奴婢去竹林里找阿黄的时候没有其他人在。发现这匣子以后也确认过没有旁人,又心觉事关重大,不敢声张,想着先请示娘娘如何处理,故而不曾让任何人觉察竹林里的情况。”

“很好。”云莺满意碧梧的处置,嘴角微弯,“你且避着人,依旧不要令旁人知晓,把这匣子重新埋回去。”

随即强调,“要原模原样埋回去被阿黄刨出来那个地方。”

碧梧不解其意:“娘娘……”顿一顿,她低声对云莺说出自己的疑惑,“奴婢愚见,以为有人想要栽害娘娘,为何娘娘却要将东西直接埋回去?”

“你在想我为何不像之前几次的事情那样交由陛下处置?”云莺问。

碧梧点点头:“奴婢愚钝,还请娘娘明示。”

云莺只问:“这东西用的什么料子?”

碧梧疑惑中多留心一眼,反应过来居然用的是云锦,恍然大悟。

“娘娘,奴婢明白了。”碧梧思忖中道,“陛下赏赐给娘娘的云锦尚未动过,那这个匣子如何也是栽赃不到娘娘身上的。”

云莺弯唇:“背后之人是何目的我们不清楚,但说不定正是希望我们发现这个匣子,再将事情闹大呢?”

碧梧当下懂了云莺为何要吩咐把匣子直接埋回去。虽然对巫蛊之术有些犯憷,但相信自家娘娘有分寸,碧梧再无不安。少倾,她寻个合适的时机避着人把那个匣子又悄悄埋回竹林里去了。

“娘娘,后面可要暗中盯着些?”

再次从竹林折回来,碧梧禀报过云莺事情已办妥,又轻声问她。

云莺沉吟中道:“只要匣子里的东西未被暗中替换,旁的无须太在意。”

“倒不如静观其变。”

想一想,云莺嘴角微弯又示意碧梧附耳过来,细细交待:“若后面在竹林里发现有人鬼鬼祟祟,直管当未曾觉察不对劲,把人随便放过去便是。”

“是,奴婢明白了。”

碧梧认真听罢云莺的话,一福身应。

“嗯,你当一切如常,切不可先自乱阵脚。”

云莺叮嘱过,又让将汤药端来。

病未痊愈,喝过汤药不久后云莺回到里间便昏昏睡去。

晌午,知她正在生病、对她关怀备至的赵崇特地来清竹阁陪她用膳。

生病的云莺须得饮食清淡,赵崇也只吩咐御膳房准备清淡菜式。他们两个人一道用过午膳,后来直至看着云莺喝下汤药,皇帝方才离开。

夜里皇帝倒是没有再过来清竹阁。

云莺便独霸床榻和被窝,比之前一夜睡得一个清净觉。

之后连续几日,皇帝晌午会抽空来清竹阁,待云莺喝过汤药才回勤政殿。

很有几分知疼着热的意味。

起初云莺不大在意,且暗地里腹诽皇帝未必太有闲情天天来盯着她吃饭喝药。然而接连数日享受着这样的待遇,哪怕没有刻意琢磨,她也逐渐反应过来——皇帝不会是专门盯着她喝药,待她病愈了好再抓她去眼皮子底下习画罢?当天晌午,云莺的推断便隐约得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