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全文完

锦衣香闺 笑佳人 2364 字 3个月前

冯实呵呵笑:“等雪停了,我再扫一遍。”

敦厚老实的男人,既然他坚持,萧震便不管了。

入夜,冯实先哄儿子睡觉,阿彻一睡沉,他熟练地往儿子耳朵里塞两团棉花,这才去找苏锦。

上房,萧震早早睡了,只是睡着睡着,突然听到一声怪叫。

萧震生来耳聪目明,也正是凭借过人的耳力,他才在战场上多次躲过背后的刀枪。

他睁开眼睛,黑夜中,那眼里仿佛闪着寒光。

然后,他听见了一个女子的声音,荡漾着飘进窗缝。

反应过来那是什么,萧震握拳,冯实这个婆娘,也太不知廉耻了。

吴二爷低垂眼帘,手心里滚着两颗核桃,等老娘哭得差不多了,他讽刺一笑,斜眼瞅着他老娘:“这么多年,齐知县看在李大人的情面上放过大哥的次数还少吗?如今他胆大包天连萧大人都不放在眼里,别说我没脸去求李大人,便是我去了,李大人也不会为了咱们,光明正大地得罪萧大人,得罪满城百姓。”

他深受李大人倚重,街坊百姓们怕他,凡事都让着自家三分,但在李大人眼里,他只是一条好使的狗,高兴的时候与他称兄道弟,吴家真闯大祸了,李大人才不会为他擦屁股。

吴老娘不是不懂,她就是咽不下这口气,抹着泪抽搭道:“难道就这么算了?劳役三年,你大哥哪受得了?”

吴二爷阴沉沉道:“受不了也得受,正好让他长长教训,免得他狐假虎威继续任意妄为。”

吴老娘听了,哭得更大声了,趴在炕上哭。

吴二爷这才走过去,搀起老娘道:“您放心,来日方长,总有一日我会替大哥出了这口气。”

临近过年,阿贵左臂还不能干重活儿,但他脸上的淤青都消了,又变成了眉清目秀的少年郎。

少了阿贵这个得力干将,苏锦单独摆摊实在辛苦,就跟萧震借了春桃帮忙,卖了包子再给春桃算工钱。晌午之前卖包子,过了晌午,苏锦盘腿坐在炕头,专心缝制一家三口过年穿的新衣,阿彻乖乖守在娘亲身边,娘亲穿针引线他就玩九连环,娘亲累了,阿彻孝顺地帮娘亲捶背。

冯实的衣裳最先做好,傍晚他回来了,苏锦笑着叫他穿上试试。

苏锦做饭好吃,针线也好,蓝布做的长袍针脚细密,比成衣铺子里卖的还精致。

冯实喜滋滋换上。

苏锦围着丈夫转了一圈,见浑身上下都挺合适的,就让冯实先脱下来,大年初一再穿出门。

冯实一直傻笑,吃饭时嘴角都翘着呢。

萧震疑惑地看了他两眼。

冯实与他碰碗喝酒,就在萧震端碗畅饮时,冯实忽然发现,萧震穿的还是去年的旧衣,有的地方都打补丁了。冯实一下子就笑不出来了,晚上钻进被窝,他搂着媳妇商量:“你给大人也做件袍子吧?不然咱们一家穿新衣,大人太可怜了。”

苏锦掐他:“你傻是不是?我一个妇人,与他非亲非故,哪有为他做衣裳的道理?不知道的还当我要勾他!”

她打心底感激收留他们的萧震,烧火做饭都可以,唯独送衣裳,那不合规矩。

冯实挠头,小声嘟囔道:“大人把我当兄弟,还叫你弟妹,咱们同吃同住,与亲的有何区别?”

苏锦依然不赞成,她看得出来,萧震与她相处非常注意避嫌。

她给丈夫出主意:“这样,我给你钱,你去扯布,托刘婶给大人缝制一身。”

冯实大喜,第二天就跑去买布了。

刘婶赶在大年三十之前做好了衣裳,抱过去请萧震试穿。

萧震以为是刘婶自己的主意,便问刘婶花了多少钱,他好把布钱补给刘婶。

刘婶笑道:“大人误会了,布是冯实直接送到我手里的,说这一年大人照顾他们太多,他送您一件新衣裳,算是一份心意。”

萧震看眼她手里托着的深色长袍,马上便猜到,布是苏锦买的,冯实才不会这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