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朕喜欢讲道理,真的

刘破奴不由悄悄的为自己点了个赞。

自己编的这个理由简直是绝了,说的特喵的连自己都有些深信不疑了起来。

现在大家当皇帝的经验都还不算是太多,前头也就秦始皇和秦二世,汉高祖,汉惠帝,汉文帝和汉景帝这六位皇帝而已。

作为历史上的第七个皇帝,刘彻其实并没有多少先辈的经验可循。

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只能不断的去摸索,去试错。

汉高祖刘邦曾经为了避免秦朝的悲剧,在建立汉朝之后便开始让人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

这是一个懒方法,也是一个最有效的方法。

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做,那我认为导致你灭亡的事情我不去做就行了。

而黄老学说则正好迎合了刘邦的这种观念,所以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当时的治国思想。

无为而治并非不管不问什么也不干,而是没有把握的事情不去做,不轻易的去改变现有的,被证明为没什么大错的政策。

在刘彻看来黄老学说太过于保守了,以至于即位之初就开始对黄老学说大肆的清洗,建元年间刘彻与窦太后的冲突起因就是因为这件事情。

而当时年少的刘彻显然没有意识到,若不是因为汉朝遵守了几十年被他称之为保守的国策,后面压根就不会有他反击匈奴的底蕴和实力。

再换句话说,若是将刘彻与汉惠帝或者汉文帝位置互换,那么等待着汉朝的将会是什么?

想到这里,刘破奴忽然打了个冷颤……

回答他的只有两个字!

亡国!

“就算皇帝肯退位,你又如何保证太子一定能行呢?”刘彻并不认同刘破奴的说法,但也还是愿意顺着这个想法去发现问题。

这些话太子是绝对不敢在自己面前说的,而像刘破奴这种状态,说出来的才是最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