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第130章(二合一)

韩延清顺着韩老太太的话想了想,打了个激灵,这俩男同志去看电影像什么话!

“跟对门的顾同志去。”韩延清这一句话说出来,韩老太太的脸瞬间就笑成了朵菊花。

“你这孩子咋不早说呢。”韩老太太在自己的兜里掏了掏,掏出手帕出来,打开四个角,抽了一张大团结塞到韩延清的手上:“粮票你自己有吧?中午带薇薇去吃点好吃的,别抠搜的,听着没?”

韩延清有钱,但他还是接了,韩老太太这个人他知道呢,他要是不接这个钱,韩老太太该伤心了。

“知道了。”韩延清带上帽子出门了。

在他出门后,韩老太太兴冲冲地跟韩老爷子道:“咱家花蝴蝶会采蜜了。”

顾念薇一晚上都没睡好,早上早早的就起来了,把要赶今天唯一的一班车的李云英王善喜送走以后,顾念薇就开始打扮了起来。

韩延清过来的时候,她已经等待多时了。

她也化了个妆,她画的是个白开水妆,又粉又嫩,颜值瞬间便又提升了好几个度。把韩延清迷得五迷三道的。

看着韩延清跟顾念薇走远,江又桃小跑回房间:“这大冷的天,他俩居然还要去看电影,也不怕冻病了。”

江又桃去上厕所的时候偷偷测过了,今天室外温度格外的低,得有零下20度。

傅韶华一副过来人的样子神秘莫测的跟江又桃道:“爱情让人火热。”

江又桃看了傅韶华一眼,笑着说:“懂还得是你懂。”

自打谈恋爱以后,傅韶华的脸皮是越来越厚了。有时候一些骚话随口就来,以前那个话少的、腼腆的傅韶华到底是远去了。

傅韶华嘿嘿一笑,江又桃去厨房拿了一块姜洗干净拍碎,丢到炉子上的茶壶里去煮,不一会儿,一股浓郁的姜味就弥漫在屋里。

水开了,江又桃把煮过的江水注入到杯子中,放在里面的茶叶随着水的注入开始打旋。

江又桃道:“你不回家去过年,你父母不说你吗?”

傅韶华他们二十五就放假了,要到明年的初十才收假,他完全是可以回家过年的。

江又桃之前很少跟傅韶华说起他家的事儿,她不问,傅韶华也不太敢讲,怕自己讲太多了,引起自己家里的反感。

傅韶华道:“我哥要结婚了,我妈他们去西北了,要回来至少也得年后了。”

江又桃怔了怔,想起傅韶华之前曾经说过的事情:“你哥跟他那对象终于结婚了?”

傅韶华笑了笑,说道:“我妈写信来,说她家要被平反了,她没了后顾之忧,就打算跟我哥把婚结了。”

江又桃点点头,问:“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江又桃想过了,她跟傅韶华一时半会儿不会结婚,但肯定也不会分手,等后年去了首都,没准还有见面的时候,多打探打探,总是不会错的。

“以前我们还跟我爷爷住一块儿的时候,跟她算是邻居,她人很好,对我们这些小一点的孩子很照顾。她叫简柔,所以我们都叫她柔柔姐。”

难得江又桃想了解他家的事儿,傅韶华就多说了点:“我大哥不咋爱说话,人很好,他比我大五岁,小时候我闯了祸都是他帮我背的。”傅韶华喋喋不休地说起了自己小时候的趣事儿。

他特别皮,有时候说道兴味处,江又桃也跟着笑,徐满秋没出来打扰她俩,但也在屋里笑出声。

到了中午,顾念薇回来了,她笑容满面,可想而知她跟韩延清的这个约会很顺利。

电影结束后,韩延清请她吃了个饭,所以她只喝了江又桃倒给她的姜茶。

一觉睡醒就是大年三十,一大早上的,大家就忙碌了起来,贴窗花的贴窗花,贴春联的贴春联,江又桃在贴春联的时候于老师从她家出来了,她的脸上有一圈乌黑,想也知道是她男人打的。

要是别人,江又桃就上前说了,但于老师,她是真的不想沾手。

于老师的脑回路跟曾经的张水秀一样,就是男人是天她是地,男人是云她是泥,甭管男人怎么打她,她都待她男人为初恋。

像这种女人,江又桃真的觉得没有去劝说的必要。

跟她说话,讲道理比跟狗沟通都难。

于老师遮遮掩掩的贴完对联,江又桃已经走了。

顾念薇在屋里汆丸子,正准备中午随便对付一口,外头传来了尖叫声,江又桃跟她对视一眼,果断洗手穿上厚衣服到外面去。

郑老师也在院子里,她正勾着头往于老师家那院里瞅,江又桃看她那样就知道她吃了第一手瓜,赶忙走过去问:“咋了,谁家在喊呢?”

郑老师说:“于素芳喊呢。准是又挨打了。”

于素芳是于老师的名字,她男人比当初的刘世勇强点,自己在罐头厂找了个装车卸车的活儿,到年根了都在忙。

顾念薇问:“这回又是为啥?”

于素芳跟她男人呢,就属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人简直就是天生一对。

“她男人这周生产任务重,她男人今天早上天刚刚亮才从单位回来,这会儿估计刚刚睡下没多久。这傻逼非得叫人去吃饭,这不等着挨打挨骂留着干啥?”

装卸工本来就累,上了一个夜班肯定就更累了,这会儿才十点多,七点多下班八点到家,睡下肯定九点多了。

这会儿才刚刚睡着,平心而论,要是江又桃刚刚睡着就被锲而不舍的叫起来吃饭,她也得生气。

江又桃道:“行吧行吧,走走走,回家吃饭,回家吃饭。”

两人才刚刚走出去几步,就听到鲁大娘在骂于素芬,于素芬在委委屈屈的表示自己是好心,被骂得嗷嗷哭。

郑老师白眼都不想翻了:“也不知道多少次了,一点记性也不涨。江老师,我炖了点羊肉萝卜,一会儿给你们盛点过去啊。”

“行,正好想吃羊肉炖萝卜了,我们卤了肉,一会儿给你送点来。”

郑老师乐坏了:“那感情好,我对象上回还念叨你家的卤肉呢,我们上外头去买的,总归不是那么个味道。”

江又桃就爱吃卤肉,隔两个月总会吃一顿,等卤出来了,她就会把肉往跟她关系好的人家分一分。郑老师的对象吃了一次就忘不了了,三不五时的就念叨一回。

江又桃笑着回了自己院子,果然没多大会儿她就让她儿子给端了一大碗的羊肉炖萝卜过来。

江又桃把早就切好的卤肉给他让他端回去。

傅韶华之前在外头送信,订了好几副猪下水,这会儿都卤了,香得很。

晚上傅韶华过来吃饭的时候带着收音机,晚上一边吃饭,一边听着收音机里广播的京剧。

这一夜大家谁也没睡,半夜韩延清过来了,大家一起守岁到天亮。

大年初一有小孩来拜年,现在不流行给压岁钱,一人一把瓜子几颗糖,就足够让小孩子们高兴的了。

过了初一,初二一早刘满柱就跟徐大嘴赶着车来了。她们今天过来一是给江又桃她们拜年,顺便送点土特产给江又桃,二是再拉点瓜子回去。

他们现在是江又桃的最大经销商,江又桃的近两顿的瓜子都是她们卖出去的。而且她们都不往县城来,她们光在农村晃,打通了各个村里的关系以后,她们的瓜子大业卖得格外的轻松。

靠着这些瓜子,刘家赚了以前大半辈子从来都没有见过的钱,对于卖瓜子这个买卖,一家子热情高涨。

江又桃空间里的瓜子跟仓库里的瓜子都清得差不多了,把最后的几百斤给刘满柱拉走以后,江又桃很是感慨。

过了初三,她又出了之前流出来的一些零散的活儿给张德珍。

张德珍告诉江又桃,最近抓倒买倒卖的风声又紧了,江又桃闻弦音而知雅意,她决定今年还是先低调一些。

明年就高考了,她不能因为这个,在档案上被记一笔。

过了年,苏佳宁跟何淑丽来了一趟县城,两人成了特别好的朋友,就跟江又桃跟顾念薇一样,两人整日形影不离。

陆向前还是没有死,苏佳宁决定在还没有改革开放前,先吊着他一口气,等改革开放了,她再送陆向前去见阎王。她的两个白眼狼子女苏佳宁也并不上心,依旧放在农村里养着。

她们来家属院跟江又桃见了一面,饭都没吃又回去了。

时光如同白马过隙,1976年眨眼而过。而76年发生了很多事情。

5月份中旬,莫玉戴上了大红花,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在她走后没多久,就到了初二年级的毕业生考试的时候,这一回的考试格外的严格。想作弊想要暗箱操作绝对不可能。

江又桃顾念薇教导的班级考上中专的人数足足有10个,加上别的班级的学生,阳平县这一回可谓是收获满满。

九月份开学,江又桃二人依旧接手的是初二班级,徐满秋也在这个班。

对于这个班,江又桃跟顾念薇不约而同地加快了她们的学习进度。许多高中才学到的知识,两人也同时教了。

顺便还请英语老师吃了顿饭,英语老师吃了她们的嘴短,教学时也跟着认真了起来。

1977年如约而至,走过春天,便进入了夏天,徐满秋已经在六月份考完了试,以她的成绩,她进入中专是板上钉钉。可她并不满足,暑假期间她也还在学习,她想进入更高一层的学府,她也想去大学看看。

八月如期而至,邓首长在首都展开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期间,教育部决定维持“□□”中推荐上大学的办法,遭到与会者的反对,纷纷揭露这种办法的弊端,并主张立即恢复高考。这些意见得到了邓首长的支持。8月到9月,教育部再次召开高等学校招生会议。1

全国的知识青年都在讨论这件事情,他们躲起来,私下聚集在一起,讨论着恢复高考的可能性。无数的信件像雪花一样飞往教育部的通讯地址。

无数的知识青年在焦急的等待。尤其是回城无望的下乡知青们,他们渴望着这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有无数的知识青年挑灯夜读,就为了把自己荒废了的学业补上。

终于到了十月,当秋风吹落树上的最后黄叶,霜降悄然而至,报纸上终于刊登了全面恢复高考并且考试就在一个月后的信息。

看到这张报纸的瞬间,无数人捧着这张报纸蹲地大哭,也有的拿着报纸满大街的飞奔,一边跑,一边向世人宣告这一好消息。

江又桃等人在知道确切的消息时,同一时间去向何校长请辞。

何校长虽然很想留住这江又桃跟顾念薇,但跟当初黄校长的想法一样,他们不会阻止被人奔向更好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