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十六章 星舰公司的登月进展

大国军舰 华东之雄 4305 字 5个月前

这种设计是当时最佳的选择,但是现在已经不需要了。

卢比奥打开了登月舱的动画演示,这个登月舱的下面,还可以看到一个单喷嘴的单独舱室。

“这一段结构就是星舰k1的所有载荷。”卢比奥继续介绍:“它由两部分组成,上面的部分是登月舱,下面的部分是推进舱,这个推进舱将承担登月舱的动力减速任务。”

进入月球轨道是由星舰k1帮忙完成的,之后的对接主要是微调轨道,等到宇航员爬进登月舱,和轨道舱分离之后,登月就会开始。

那么,首先进行的第一步是什么?

当然是减速,当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的时候,登月舱就会绕月做圆轨道的飞行,当速度减小之后,需要的向心力就小,万有引力不变,这个时候,登月舱就会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飞向月球。

整个减速过程几乎都是由这个推进舱来完成的,这样登月舱在整个降落过程中,只需要消耗很少的燃料,也就是最后降落到月球表面的时候使用一些而已,它就不需要两段式结构,有充足的燃料供给起飞的时候使用。

登月舱既着陆,也要起飞,这样大大减少了登月舱的总重,这是一个创新,也是两枚火箭执行载人登月的最好选择,既然没有和阿波罗登月一样用一枚火箭,当然也要有新的方案。

不过嘛,秦涛简单思考了一下,就明白了更多:“用这种方式,以后还可以多次使用吧?”

马克斯一直都是崇尚节俭的,这个登月舱肯定也不是一次性的。

如果做成两截,那每次执行任务,恐怕都会废掉一半,现在做成整体,那以后就可以一直在太空往返,甚至这个推进舱也可以重新回到轨道,补充了燃料继续使用。

“是的,等到以后大规模载人登月,肯定要在月球表面建立一个空间站的,到了那个时候,这个登月舱就可以在月面或者是空间站上接受燃料补给,多次重复使用,成为月球表面和轨道的往返交通工具。”卢比奥点头:“接下来,我再给您介绍一下上面使用的先进技术。”

“登月舱的载荷是260公斤,在前几次登月的过程中,我们将会只搭载两人,这样可以剩下一半的重量来作为月面航天服、月球车等载荷,对了,您看到了吗?这外面挂着一个四轮结构,就是折叠的月球车,我们把它放在了外面,这个不用带回来,以后就留在月球表面上,等待下次去的时候继续使用。”

秦涛点头,那东西很小巧,看上去像是…送快递拉的小车一样。

“整个登月过程几乎都是自动化的,我们将会采用大量先进的设备,包括惯性导航测量单元、微波测距测速、激光测距等技术,其中最关键的是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它可获取的着陆区高精度三维图像,从而规避障碍,同时选择最好的降落点,为了能完成这种任务,我们还在上面安装了四台最先进的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开着它就和开直升机一样,哪怕就算是在月面上空百米高度悬停也毫无压力。”

轨道舱就是龙飞船,这个没什么好介绍的,只不过在龙飞船后面的服务舱里增加了大推力的发动机和足够的燃料,让龙飞船可以从月球轨道上返航,关键的技术都在这个登月舱上。

秦涛是越看越惊讶,这不就是后世咱们的嫦娥计划中的载人登月方式吗?这整个过程几乎都是一模一样,这登月舱和推进舱的设计也很相似,难道整个团队中有穿越者?

当然没有,之所以计划相似,那是因为团队中不仅仅有外国人,还有本国人啊,这些优秀的科学家在一起工作,提出来各种方案,在思想的碰撞中,当然就会接近后世的项目方案了,毕竟后世的嫦娥登月的项目是最佳技术路线。

卢比奥依旧在滔滔不绝地介绍着。

“对了,这是咱们第一次绕月轨道飞行吧?”秦涛突然想到了什么。

“是的,是第一次。”

“也就是说,在第一次飞行的时候,你们就把宇航员给送上去了,难道不应该发射无人飞船探探路吗?”

万一有技术问题呢?这岂不是会损失巨大?阿波罗计划的时候,搞到11号才正式登月,10号其实就能上去了,但是他们不敢,为了避免宇航员私自行动,据说他们还特意给阿波罗10号的登月舱少加了一部分燃料,这样如果真的飞上去,那就回不来了。

就在此时,后面的门开了,马克斯兴奋地走进来:“没问题,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是吗?你们做好了什么充分的准备?”

“我们给他们上了足够多的保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