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八章 电动重卡

大国军舰 华东之雄 4342 字 5个月前

这名技术人员跳了下来:“以前的时候,我们的确在生产斯太尔卡车,但是两千年之后,我们就只生产奥龙了,不过我们可以肯定,只有我们的陕汽才是最正宗的。”

秦涛反应过来:“分家了?”

这是一段让人感慨的历史。

在八十年代,国内为了改变缺乏重卡的历史,开始去国外考察,最先看上的是奔驰,可惜奔驰不鸟东方,于是,找到了名不经传的斯太尔,事实证明,这是非常务实的,从此,斯太尔卡车在东方生根发芽,结出了累累硕果。

当时引进之后,原本打算组建三汽,但是后来没搞,分给了当时搞重汽的三个厂商,大家伙都是兄弟单位,一起联合搞吧,于是成立了重汽联营公司,一起消化吸收斯太尔技术。

不过,进入九十年代,由于竞争太厉害,彼此之间的矛盾是越来越大,到了两千年的时候,三家正式分开。

要说规模,还是黄河厂最牛,但是要说质量的话,陕汽一直都没有服输过,他们潍柴发动机、法士特变速箱、汉德车桥,这些技术加持在一起,绝对的结实耐用。

不过,他们生产的斯太尔不能再叫斯太尔了,这个商标被黄河厂给抢了,所以他们就打造了德龙。

眼前的这辆车,就是地地道道的德龙卡车,在车头的正面,陕汽德龙的标志闪闪发光。

“是的,黄河厂现在和潍柴闹翻了,连个发动机都没有,咱们陕汽才是最牛的,而且,咱们也向前看,听说要搞电动卡车,咱们就过来凑个热闹了。”

生产汽车的资质是很难获得的,金太阳公司用了很长时间才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过依旧是只能生产乘用车,无法生产商用车。而且,商用车的技术需要另起炉灶,他们也没有这个实力。

在这种情况下,和国内的重卡生产厂一起联合搞开发,就成了一个捷径,陕汽第一个找上来,于是就在德龙的基础上改了。

这辆车的车头部分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将原本发动机的地方去掉,把发动机改成电机,继续驱动后面的变速箱,带动传动轴,传动到尾部。

当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秦涛有些无奈地摇头,这种设计,还相当于是最原始的电动卡车,油改电啊。

“这种设计太落后了。”秦涛摇头:“电动机的体积并不大,根本就占据不了驾驶室下面这么大的空间,而且,后面还需要有传动轴传递动力,现在这辆是牵引车,传动轴还不是很长,如果要是普通的载货汽车,传动轴很长,这上面必然会造成动力损失。”

“是啊,秦总,这的确是个问题,但是我们现在没有精力研制轮毂电机,所以不能着急,得慢慢来啊。”赵刚说道。

“电动重卡的确需要变速箱,但是并不需要燃油车时代的这种多档位变速箱,有四个档位就足够了,毕竟我们电动机的转速很宽泛,而且,我们还可以搞电控系统,也就是自动变速箱,不用驾驶员手动操作,否则培训起来难度太大了。”

这个时代的重卡,最低也是个9挡变速箱,多的就是12档,甚至16档,毕竟发动机的转速就是两三千转,经济转速区间就是几百转,所以得有多档位变速箱,让发动机时刻工作在最佳经济区间。

但是,电动机就不用了,这东西动辄就是上万转,轿车根本就不需要变速箱,重卡为了重载起步等等,可以加个变速箱,但是有四个档位就足够了,根本就用不了这么多档位,纯粹就是浪费。

“然后,可以把电动机、变速箱一起集成到车桥上。”秦涛说道:“这样搞一体化的动力系统,才是最合适的。”

刚刚反驳秦涛的那名陕汽的技术人员也睁大了眼睛:“是啊,如果搞成一体的,那的确就方便多了,加齿轮油也只需要加一种!您的建议很好,对于其他方面,还有什么建议吗?”

秦涛看向了驾驶室后面焊起来的铁架子:“你们是打算把电池包放在驾驶室后面吗?”

“是的。”

“这个是不合适的,我建议放在底盘上,油箱的位置,甚至是原来发动机的位置都可以,这样一旦遇到事故,驾驶室还可以整体后移。”

重卡一旦发生事故是很可怕的,所以,也就练就了一个绝活:整体后移,驾驶室是两点或者四点悬浮的,剧烈的撞击下,这四个点同时断裂,整体后移,就保证了驾驶室内人员的安全。

但是到了天然气车时代,后面加了个气罐,这种保命的方式就用不上了,再后来,电动汽车也这么搞,就更不行了。

还是放到底盘上更合适,这样一来,就成了专门的电动卡车布局,而不是原本的油改电了。

“秦总,您说的这些都需要专门研发,我们根本就来不及啊,现在我们是打算一年之内就把电动重卡出口给相关客户,哪里来得及研发这些。”

“出口?”秦涛立刻点头:“出口就无所谓了,自用的必须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