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爆炸性的设计方案

大国军舰 华东之雄 5241 字 5个月前

现有的涡扇-15已经成熟了,但是它的推力只有15吨,两台三十吨,是无法支撑起来37吨的飞机的,所以,他们假定在了这种发动机上。

秦涛再次摇头。

涡扇-15是成熟了,但是,这毕竟是全套拿来的r-79发动机,一切都是老毛子的,己方虽然已经开始在这款发动机上进行改进,但是,必然要耗费很长的时间,二十年磨一剑可不是吹的。

这就意味着,如果601所的项目成功,那在试飞的时候,肯定是要用原版的发动机的。

在场的人也都慢慢地回味过来了,从最初的兴致勃勃,变得有些怀疑起来了,他们有了多次失败的教训,也知道了先进涡扇发动机研制的困难。

“我们接着来介绍它的外形设计。”李老还在继续介绍着这款战机,他对这款战机有信心,一定能竞标成功!

在这款战机上浪费的时间多了,接下来介绍另一款隐身机的时间就少了。

“接下来,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第二款隐身机,它在我们内部的项目代号是99,绰号金鹰。”李老说道:“这款战机相当于是在苏-27基础上进行隐身修型的改款,就像是我们国内某兄弟单位一直都想要把战斗轰炸机改造成隐身机一样,在这种改进之中,机腹进气道中央的空间被填满,用来作为内置弹舱,由于只是外形修型,所以在吹风洞之后,它的飞控数据可以进行简单微调就能适应飞机的需要,如果空军选择这款飞机的话,我们有把握在五年之内就让它定型服役。”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 换源a】

众人看着那架拉皮的苏-27,心情复杂。

不过现在还不是评论的时候,需要等到611所介绍完自己的项目,吃过午饭之后,下午再进行讨论。

在众人的目光中,宋老走了上去,他的手里拿着一个亮晶晶的模型,一看就是钛合金3d打印出来的,拿着这样的模型来竞标,够奢侈的了啊。

“各位,我手里的这款模型,就是我们竞标的产品,大家可以看到,它使用菱形机头,平行四边形进气道,机头布局和明州集团的那款一样。我们经过了大量的实验,证明这种布局拥有最小的雷达反射面积,美国的f-22也是这种布局,我们就拿来主义了。”

不用标新立异,要踏踏实实!

“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比如说,进气道向后延伸,可以做成s型,完美地隐藏发动机涡轮叶片。”宋老介绍道:“同时,在两侧进气道中央的空间里,正好作为我们的机腹弹舱位置。我们的弹舱是常规的,内部只能挂载四枚中距空空导弹,如果以后进行优化,也可以多挂进去两枚。同时,侧面弹舱可以挂载两枚近距格斗弹。”

601所的专家们信心十足,六枚中距弹,两枚格斗弹,够干什么了?一次高强度的战斗就消耗没了,接下来靠机炮吗?

“后面是我们常用的鸭式布局,在我们的发动机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我们还是选择了这种气动布局来实现它的机动性指标。”宋老说道:“在发动机上,我们选择两台现有的涡扇-15作为动力,最大推力30吨,所以,我们战机的空重限制在20吨以内,尽可能实现17吨左右的空重。这样在空战状态下,有足够的燃料和弹药载荷。”

(歼-20的空重一直就是一个迷,f-22的空重是197吨,比f-22还大一圈的歼-20空重多少?最牛的说法是15吨,这个说法还来自国内着名的军事杂志,说了什么用3d打印技术造后机身节省多少,大面积复合材料节省多少,但是个人还是保留态度,认为用了各种先进技术之后,降低到17吨就已经很逆天了。)

就算是空重20吨,也可以挂2吨的空空导弹和装8吨的燃料,从而达到推重比为1的目标,如果距离很远,可以满油飞过去,到了之后燃料消耗掉一部分,空战推重比就轻松超过1了。

眼前这款战机已经是611所在飞机设计上的集大成者了!秦涛看着宋老手里拿着的模型,非常感兴趣,不过宋老只是站起来的时候,拿着模型向前走,到了主席台上之后,演示文档也打开了。

毕竟这个模型个头不大,大家伙看的不是很清楚,还是投影幕更清楚,十几年前,三代机竞标的时候,用的是光学投影机,现在已经是电子的了,直接和电脑接上,就能显示照片。

“这鸭式布局有讲究啊。”一名领导说道。

歼十战机是常规的鸭式布局,就像是把三角翼和鸭翼插在机体上一样,而现在这款飞机的布局,已经浑然一体了。

“主翼的前面还有线条,那是边条翼吗?”有人已经问了起来。

“各位,提问时间是下午,现在先请宋总介绍。”

提问的人只能按捺住心头的疑问,好在宋老开口道:“既然大家伙对这个感兴趣,我就先来讲解一下,美国的飞机设计师曾经说过,最好的鸭翼是在敌人的飞机上,这就指的是鸭翼的隐身性不好,我们为了减少鸭翼的雷达反射面积,特意将鸭翼做到了和后面主翼同一个平面上。”

鸭翼的作用是产生涡流,所以,一般鸭翼的位置比主翼高,这样才方便主翼使用鸭翼拉出来的涡流,现在同一个平面上,鸭翼来控制飞机俯仰容易,但是拉涡流的效率就低了,所以,宋老特意设计了边条翼。

在三代机上,边条翼就已经很普遍了,在机翼前端向前延伸一个长条,这样也能拉出涡流来,只是鸭式布局还从未见过这种设计。

“经过这样的不止,我们使用了组合涡升力系统,涡升力主要来自边条涡和主翼前缘涡,鸭翼涡的诱导了前两者的融合和叠加增强,它既强于单纯的边条也强于单纯的鸭翼,有效保证了飞机的大迎角飞行能力。现在,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全动垂尾。”

正常的垂尾是竖直的,后面有一个舵面来控制飞机的偏转,而为了追求隐身性,垂尾做成了向外倾斜的v字形,这样控制就复杂了,因为舵面在偏转的时候,还会起到水平尾翼的一部分作用。

而现在,垂尾还要全动?

这东西的复杂程度和难度,恐怕不是一般飞机设计所能搞定的吧?

秦涛满脸兴奋,歼-20就是这么牛,它采用了史无前例地采用了升力体+ dsi进气道+全动鸭翼+大边条+无尾三角翼+全动垂尾的极端复杂设计,只有611所能驯服这样的勐兽,在发动机不给力的情况下,实现了四代重型机需要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