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最快的建筑记录

大国军舰 华东之雄 6114 字 5个月前

“秦总,那我们在双沙岛等着您!”

秦涛拍了拍张海洋的肩膀,走了出去。

船只还在开动着。

在茫茫的大海上,哪怕就算是几十万吨的油轮,都只是很小的一个点,振华一号的出动,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关注,等到他们开动到南部海域的时候,第四号热带风暴,刚刚离开这片海域。

阳光火辣辣的,炙烤着脚下的船只,哪怕穿着鞋子,也能感受到甲板上传来的热浪。

“我猜,现在要是打个鸡蛋上来,能在这甲板上摊鸡蛋饼了。”秦涛站在甲板上,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是啊,秦总,这还真没说错,咱们这甲板上,差不多有六七十度了,还真能煎鸡蛋,走吧,咱们进船桥,里面有空调。”

这艘船只在改造的时候,一切都加装齐全了,常年在海上飘荡,船桥里面如果有了空调,那对于坐船的人来说,绝对是一种舒服的享受。

国内的军舰,以前是没有空调的,在南边的海域执行任务,只能靠自己坚定的意志来忍受。到了后来才出现了全封闭的护卫舰,拥有三防系统,也就捎带着配属了空调,这样执行任务才算是舒服一些。

听到了许正阳的话,秦涛笑了笑:“我就是想要体验一下以前海军战士的艰辛,咱们在造新型军舰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战士们的舒适性,给南边舰队建造的军舰,空调系统的功率必须要增加。”

“秦总,您也体验过了,现在就回去吧,您要是中暑了,我可怎么和领导交代啊。”

“好,听你的。”

秦涛迈步走了回去。

进入船桥,里面一丝丝的凉意传来,果然,还是得有空调才行。

“咱们守卫在这里的战士,都吃苦了啊!等到换上新一代的哨所,就能体验同样的清凉感了。”秦涛感慨。

几个月前过来,还没这么热,现在六七月份,正是最热的时候啊!

“嗯,秦总,就凭您现在干的这件事,我许正阳这条命就是你的,你给咱们海军做了太多的贡献了。”许正阳有些感慨。

“说什么呢?”秦涛白了许正阳一眼。

船只继续向前航行,终于,双沙岛就在眼前。

时间是上午九点。

“注意,减速航行!”

在船头,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水手站在了那里,看着海面下方的情况,他的手里,还紧紧地拿着一张海图。

他们这毕竟是六万吨级的特大件运输船,也没有科考船那种设备,只能靠眼睛观察水下的情况,再配合海图,如果要是出现失误,撞上了礁盘,那麻烦可就大了。

而且,他们还必须得靠近礁盘,这样才能把船上装载的货物放上去。

船只的速度很慢,比人步行还要缓慢,一点点,一点点地靠上去,走了两个多小时,到上午十一点钟的时候,终于来到了指定位置。

所有人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注意,准备起吊作业!”

尾部的吊机转动起来。

船只中部,几个工作人员站在了准备起吊的平台上,将吊绳挂在了平台预留的位置,巨大的平台缓缓地起吊,船桥上,无关的人都在看着这壮观的一幕。

原本需要几个月的建筑任务,现在,只需要几下就可以了。

吊机缓缓转动,平台向礁盘移动,经过了十几分钟的调整姿态之后,终于,平台稳稳地放在了礁盘上!

以前的时候,想要建造这样一个平台,得打桩,得浇筑水泥混凝土,折腾很久,现在,十几分钟,就放上去了!

由于凹凸部位非常精确,所以,扣上去之后,严丝合缝,只需要打几个膨胀螺丝,甚至什么都不用,就能稳稳当当的。

接着,该吊运上面的房子了!

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是这个时代最合适的建筑材料,这种房子放上去,不怕日晒风吹,哪怕是热带风暴过来,也别想把它吹翻。

一座,两座,三座!不停地搭积木!

三座房子都吊完毕了,这个工程比刚刚吊那个平台要快得多了。

秦涛看了一眼手表,十一点四十,一个小时都没有用完,这个坚固的礁盘哨所就成型了。

从第一代的猫耳洞,到第二代的蒙古包,再到眼前的第三代,这算什么?固定堡垒?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

虽然还有另外两个平台需要起吊,但是,张海洋等人已经迫不及待地上去了,他们划上了一条小船,栓到了平台的旁边,踩着礁盘上的水,蹬上了平台。

“快,把我们的旗杆竖起来!”张海洋大声地喊道。

原本计划的篮球场的位置,预留了旗杆的安装位置,海魂衫们迅速地将旗杆竖起。

时间刚刚十二点。

在熟悉的曲调之中,一面旗帜冉冉升起,张海洋带着所有的海魂衫,站在了旗帜的前方,举手敬礼。

“我宣誓!”

宣誓完毕,张海洋大声地喊道:“现在,涉水巡逻!”

他们走下了礁盘,在没过小腿肚的海水里向前巡逻,最前面的人,举着一面鲜艳的旗帜。

看着这一幕,秦涛的心中无比的激动,他感觉到自己的眼眶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