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答题

倒不是说出现这些肯定要被黜落,只是那就要看阅卷官的品德气节了,要是遇上个溜须拍马的小人或者胆小怕事行事向稳的官员,恐怕成绩是要受影响的。

所以,考生越往后考,就越要小心,遣词造句时还要注意到当时的形势,对于考题的见解,哪怕再有道理,都不可和上位者当时要实行的政令相悖,哪怕上位者的想法不那么正确。除非你只想直抒胸臆,而不在乎能不能考中。

盛苑觉得,从上述这点看,她大概是当不成直臣的。

她可以为达目的暂时附和上位者,也可以为了推行政令而不介意和女干佞笑谈。

「是不是有些没节操?」盛苑自省了一下。

当然,她这想法儿,一闪即过,很快就撂到一边儿不提,专心答卷去了。

第一道题的题干很简单,出自《论语·述而》里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盛苑脑子快速旋转的同时,提笔写下:「【夫何为师者耶?传道授业者为师,以其身之优劣演示世人,令人从之改之,亦为师也。】」

如此算是点题,她利落的写完之后,顺手将题干出处也写了出来:「【子于《述而》中曰……】」

将论语里的原话默写之后,又将此句之意简略讲明。

而后,盛苑略微思考,就开始用正反两种例子讲明为何人人皆可为师。

好榜样是榜样,坏榜样也是榜样啊!

举例说像是看见贼挨打了,正常人就会吸取教训不去做贼。

当然,若有人吸取教训,争取当个不挨打的贼,那是个人问题,不能说挨打的贼的反例示范不对。

盛苑越写越嗨,差点儿跑远了,幸好反应过来!

「嗯,不能这样写!」盛苑笔尖儿一顿之后,将多余的意见用黑线划下,而后将之前的论证做了延伸。

既然人能从好人和坏人那里学到从之改之的东西,那么将国家看成人,是不是也能从旁的国家学到很多?

外面诸国,即使国土小、文化落后,是不是也有可以借鉴之处?

若是有,那问题来了,如何争取见到更多的国家,找到更多榜样,从不了解不知道的国家那里从之改之完善自家?

盛苑写到这儿,快速删略掉一些多余语句,在完成了「起承」之后,朝着「转合」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