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准备写条陈

总之,这是承元帝另一种开言路的办法。

这会儿他心烦,就更想将唯有自己掌握的渠道紧紧抓在手上。

杨询闻言忙不迭遵令。

承元帝再要吩咐其他,就听小太监禀报,说是太子求见。

“宣!”

……

宫中之事,盛向浔自是不得而知。

他此刻满脑子惊叹号儿的看着小闺女,很是诧异自己竟能生出如此聪明的孩子。

“寄宿学校?你这是怎么想出来的?!”他忍不住乎撸了把小闺女的头,紧接着就双手捧着她的脑袋来回打量,恨不能看出个所以然来。

盛苑感觉自己的小脑袋瓜儿快要让她爹给晃晕了,赶紧手脚并用的从她爹腿上溜下去,乎撸着小胸脯落荒而逃。

好家伙,她这可是脑袋,不是蹴鞠球啊!

“三郎还捉弄起孩子来了!”郑氏对小闺女的表现也格外惊喜,不过看那小家伙避之不及的样子,她就只想笑了。

盛向浔美的心里很是舒朗:“哪里是我捉弄孩子,委实是这孩子给我的惊喜太大,我高兴的都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郑氏见他眼底喜意明显,不由问了一句:“苑姐儿的办法当真很好?”

盛向浔点头,脸上表情也认真起来:“是呢!我想着,等我好好酝酿斟酌一番,将这办法完善。待上值时递上条陈,跟陛下说说。”

“这值得上条陈?”郑氏有些惊奇,她之前听小闺女提起办法时,只是觉得挺好,却不想竟然好到值得丈夫去写条陈,要知道,她丈夫是个喜欢躲懒的人,进翰林院至今,写过的条陈也不过二三十条。

想到这儿,她不禁凑到丈夫耳畔,悄悄问:“要不要提前和太子那边通通气?”

盛向浔闻言,摇摇头,也小声叮嘱:“我是翰林院的官员,陛下之前明令翰林院官员可不经内阁直递条陈于上,就是有意将这渠道把握手中,若是太子先于陛下知晓,恐于谁都不好;我与殿下本就是表亲,有皇后姨母在,只要不拖后腿,就有光可沾,又何必于明晃晃的站队去呢!”

郑氏见他言之有理,便不再言说,只是兴致盎然的提出陪他去写条陈,盛向浔自然求之不得,两口子手牵手去到书房,你一言我一语将条陈完善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