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赵翼沉声道:“自然是后者,前者内部溃烂,在如何耗费心力也是徒然,终有溃烂的一日。而重新移植一株却能够再次繁茂千年,孰强孰弱,一望可知……”

他说道这里,闭口不言,神色已然明白。

王庶道:“这就是乱后而治,用一句医学上的话来说就是治标不治本。想要真正的富强就是变化,变革。若无秦末动荡,何来大汉雄风?若无隋末纷争,又何来大唐繁华?若无十国乱战,又何来我大宋富强?一个朝代的没落,意味着另一个朝代的崛起,这是谁也无可避免的事情。我王庶根本不在乎坐在皇位上的是谁,我只在意大宋将会在谁的手中没落。新崛起的朝代是我们华夏人,还是异族蛮夷。”

赵翼吃重道:“难道先生认为我大宋会给蛮夷所灭?”

“不错!”王庶往窗外眺望,眼睛充满了深邃,道:“依照目前的形势发展,这是必然的事情。你想想自从春秋战国以后,我华夏曾多次受到异族威胁,可无不被我华夏健儿驱逐出境,无数英雄豪杰以热血捍卫住了我族人民对中原的控制。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异族学会了我汉人的文化,开始懂得了治国方略,辽国以治占据了我国北方要塞燕云十六州,党项李元昊占据了西北,成立西夏。虽然辽于西夏皆向我大宋称臣,但我大宋的国力未必能够胜过他们,后来更有大金崛起,实力一举超越辽国、西夏、大宋,成为天下霸主。一个个异族的崛起,他们的实力都不亚于我大宋,甚至凌驾于我大宋之上,试想一下,我大宋为何没有可能给异族消灭?”

赵翼叹服道:“与其到哪一步,不如乱后而治,让国家重新富强,再现生机,将我族潜在的内敌消灭,相公眼光,果然与众不同!”

王庶“哈哈”一笑,道:“若非如此,又怎会被世人称为常败智者!他人笑我常败,我笑他人不能看穿事实根本。”

“对了!”王庶突然想到一事,问道:“你回来的时候在路上可听到什么消息。”

赵翼立刻答道:“一路上皆在盛传金国使节嚣张,猖狂以及罗相公严惩金国使者一事,似乎人人都是大快人心,拍手叫好!”

王庶手捻胡须,满意的笑了笑,道:“想不到那薛弼还有些能耐,一封离职信就逼得官家不敢对相公如何。”他神色一动,站离位子,左右走了两步,叫赵翼近前,将今日朝堂上发生的一切都告诉了赵翼,让他小心传扬出去,嘱咐道:“记着要不露痕迹,不要让人查知消息是由我传出去的。办好这事,你便去给允文传信吧!”

两个时辰后,今日朝堂上的一切以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在临安传开了。

金国使者假传圣御的嚣张,让宋朝镇边大将给他跪迎的猖狂;罗腾飞的怒火,那无惧的铁血手腕,以及赵构的胆小怕事,这三类人的三种性格,在临安城内的百姓眼中心底成了鲜明的对比。

金国使者意味着嚣张猖狂,假传圣御;罗腾飞意味着刚毅不屈,宁冒抗旨之险,亦不像金国低头;而赵构则是懦弱无能,不敢追究责任。

事情发展到如此地步,不论是军民,还是百姓对于此次求和都报以反对的态度,而且情绪既不稳定,越演越烈。那些投降派的人物更是受到了千夫所指,惶惶不得终日。

王次翁也得到了消息,听到了今日在朝堂上的事情一字不差的流传开来,怒不可解,想要掩盖,以来之不及。意识到这是有人诚心于他最对,放出话来若让他知道是谁,绝不轻饶。

但赵翼此事办的极为巧妙,王次翁费劲心力也查不出是何人所为,只能下令禁止百姓谈论此事。

正所谓人言不可止,纵使王次翁有千般能耐也不能控制世人的嘴,世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