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社会我萱姐

是,如果论件算的话,批发当然没有零售利润高,但批发走的是量,随便一个单子赚的钱,比卖半个月零售赚的都多。

不光是衣服,那些商店里的鞋帽、服饰和皮具都是样品,由于零售利润不及批发,所以店主只和那些成批购买货物的人商量价钱。

根本就顾不上那些来买一件两件的人,所以基本上是喊一个差不多的价格,然后就是爱要要,不爱要不要。

雅宝路市场源于一九八八年,当地商铺最大的客户,始终是那些专把国货成批倒卖到俄罗斯、东欧的商人们。

雅宝路的商人,刚开始的时候以浙江温州人居多,他们春季贩时装,秋冬季则贩皮裘去时用火车运送,回程则装上土豆,反正不会出现空车的情况。

最近这一年,雅宝路上多了不少didu的商人。

以前他们就是从国内didu,东北中苏边境贩运服装到老毛子那边,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连人都不去了,直接发货过去。

由于大量的didu商人来做生意,又有大量老毛子以及东欧那边的商人来这里进货,所以雅宝路的许多店铺都有俄文店名、广告,许多老板也能说一-些关于价格的简单俄语。

有些店更聘用didu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毕业的专业翻译,负责与那些被didu人称为“倒爷、倒奶”的老毛子商人打交道。

在雅宝路的服装市场上,买卖双方一旦谈妥价钱,便立即将服装打包,用飞机、火车或汽车运到老毛子、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地贩卖。

“嗨,萱姐,我的货准备好了吗?”一名老外用半生不熟的中文对叶梓萱说。

“早准备好了,我一会让人去给你办托运,先把钱付了吧。”

“没问题。”

“城子,你过来招待这位女士,我去结账。”叶梓萱对一名年轻人说。

“好的萱姐,你去吧,这里交给我。”

“嗯。”

叶梓萱来这里做生意并没有告诉家里,就目前来说,家里任何人都不知道,这倒不是说情报不行,而是谁也不会想到,她大学上的好好的,竟然跑到这里开店。

要知道,哪怕是最简单的情报也要去查,不查怎么会知道,而叶梓萱就是钻了这么一个空子。

因为大家都知道她在上大学,而且在大学里好好的,所以根本没有人去过问这件事,要不然的话,随便查一下就知道她在干什么。

只能说这丫头太聪明了,玩了一手灯下黑。

“萱姐,萱姐在吗?”一名中年人在外面喊。

一名店员出来说道:“萱姐去结账去了,你有什么事?”

“是这样的兄弟,我那里有一批一级货,在我店里不好卖,我想问一下萱姐,能不能帮我出手?”

“这个你要等萱姐回来,我做不了主。”

“那行,我等一会。”

就在这个时候,又一名年轻人着急忙慌跑过来,说道:“城子,萱姐在吗?”

“不在,你有什么事?”

“把那款长款的貂给我两件呗,有一个顾客要。”

听到地方这么说,城子火一下子就上来了,说道:“我说刘大可,你还要脸不,你们家自己不进货,老来我们家拿货算是怎么回事?”

“城子,别生气,最后一次,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