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一 精确打击时代即将来临

调教太平洋 河马散人 2071 字 2022-09-19

开道的装甲车上,机枪手警惕扫视着四周,身后三辆车头悬挂着国旗,几乎一摸一样的轿车内,皇家禁卫们紧握冲锋枪,鹰目森冷。【 我要:超快更新 】

车窗外平整的水泥马路沿着青山绿草穿行而过,远处的田野里不时可以看到拖拉机来回奔走,迎面试过的小卡车让人仿佛感觉再看30年代的美国乡村影片,可偏偏这里不是美国,而是太平洋上另一个庞然大物。

原本李默一行是乘坐飞机直飞奉天飞机制造厂试飞院的,可由于天气原因改为汽车,倒是让他有机会亲身体验农村的变化。

李默前世就是思想较为西化的技术人员,换成早年意识形态对峙的年代,他这类人即使有一身本事也别想出头,甚至还会被扣上大帽。

现在不同了,他回来了,回到了一个几乎是白纸的年代,可以慢慢勾画出美丽的蓝图,加上建国初期跟随他身边的几乎都是吸收了西方文化的海外华人,所以国家建设不可避免的带上了一些西化烙印,比如城市建设,乡村规划等等,都结合了一些西方特

尤其是获得了西伯利亚和婆罗洲等几乎是空白土地后,国内人口开始稀释,根据战前的人口普查来看,光是东西伯利亚和婆罗洲就稀释了4千万人口,再加上几内亚等岛屿,有近6千万人口离开,这使得国内耕地不在紧张,加上农业部严格采纳了他提出的控制耕地扩张,推行集约化耕种,加强林业保护等根据后世绿环保理念改变来的技术和理念,使得国家环境保护和人口粮食等问题得到了平衡。

这就是李默想要的东西,当人口扩张减速,而土地开始增多后,分配到每个人头上的资源就会多起来。

后世很多人说中国人创不行,但在李默看来那是需求造成的,一个僵化的市场是无法拥有创造的,所以他奉行的是自由经济,一切以需求为标准。

国民的需求,成为了企业好的动力,不去适应,不研究技术,你就会被淘汰,就像现在这样,拖拉机已经不再是稀罕物,汽车走入寻常人家,甚至农用飞机都不算鲜,这使得很多人开始从繁重的农活中解脱出来,如果不是因为这场战争,发展的脚步还将上几步。

随着俄国剧变,解决战争成为了如何打赢战争之后又一个重要的课题,看似类似的两个命题,实际上却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这就像现在俄国的局势,只要有时间,趁着俄国内西北军推进到乌拉尔山毫无悬念,但胜利后呢?赔款,割让,民族问题,战后东西方冲撞等等,都将成为了一个长期问题。

从一开始,李默和总参核心人员就没把德国作为看成能够长期相处的盟友,东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差异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所以华需要俄国,或者说苏联。

作为转世之人,李默能体会百年国际关系中的微妙,历史上德国和俄国打了一战、二战,死伤千万,割地赔款从未间断,仇恨之深已经不用多说,可后世德国依然是能影响俄国政治走向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

这就是地缘政治的影响力,也是每位杰出政治家所需要做的。【 我要:超快更新 】

斯拉夫人的字典里充满了粗暴和背信弃义,和这样的民族打jā道很让人头疼,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不仅仅是西方的敌人,也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敌人,华同样也不例外。

现在来看,俄国陷入内战几乎可以肯定,俄国临时政府和保皇派倒向协约怀里只是时间问题,他们提早介入,使得白俄军实力飞涨远比历史强大,所以华ā手已成定局,要不然列宁就会垮台,但要ā手到什么程度,如何让自己的国家利益大化都是问题。

华不可能去联手想要继续战争的伪政府,所以就需要列宁,需要在战后给欧洲找个靶,却又必须遏制红向东方蔓延,所以他想出以半个西西伯利亚和大半个中亚作为缓冲区,只要能控制俄军队进入该地区的数量,那么失败后的俄国资本就有了个去处,不至于被列宁领导的苏维埃彻底绞杀,想后世那样需要几十年能逐渐抬头。

但能事事如愿吗?

这或许只有老天爷知道了。

李默扭过头,拍了下身边的陈平,说道:“一会你给段飞发电报,让沈军在等等动手。”

“等等?”陈平有些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