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万年基业太远,柴皓只争朝夕!

大宋立国以来,数百起民变绝非偶然。赵佶在位时,梁山、王庆、方腊、田虎四方 。即便没有金兵南下,这般民怨沸腾,迟早会有人揭竿而起,终结赵宋江山。

柴皓望着痛哭诉冤的百姓,心中慨叹。那些王侯将相总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作笑谈,殊不知民心向背,才是江山根本。

秦末沛县,出了刘邦萧何等豪杰;元末淮西,涌现朱元璋、李善长等一众 将相。

这些人固然才能出众,但天下英才何其多也。很多时候,不过是欠缺一个机遇罢了。而这机遇,往往由当权者赐予。若统治者能爱民如子,纵使雄才大略如朱元璋,也难以掀起波澜。

柴皓正沉思间,忽见汴梁御街为之一空。细看之下,原是万千军民齐向柴皓跪拜。无论汴梁百姓还是禁军,不分新旧部属,皆俯首跪地。

万众之声如雷霆震彻汴梁:大王承天受命,万民归心,恳请即位称帝,安定天下!

声浪排山倒海,满城军民无不虔诚叩首。正如柴皓常言:真正的 ,不在登临绝顶,而在于令众生心悦诚服。

赵宋二帝虽诛,然金寇盘踞北方,江南尚有赵构等余孽未平。天下未定,此时称帝为时尚早。孤愿以周王之名,暂摄朝政。

柴皓端坐照夜玉狮子,目光如炬。在他看来, 当独一无二。如今金国完颜吴乞买称帝,江南赵构、赵楷虎视眈眈,西夏、草原皆有僭越。即便辽帝耶律延禧——他那位岳丈大人,仍在夹山周旋。

这位的帝号,至今仍未废除。

综合来看,柴皓认为与这些所谓的皇帝并列当世,实在有 份。

他决心先扫灭所有称帝之人,再登临帝位,如此才能成为独一无二的盖世 !

然而,百姓军民的想法却与他不同。

自盘古开天辟地,三皇五帝至今,天下何曾一日无君?

旧帝陨落,新帝必现。

甚至多数时候,数位 并存于世,只不过各自占据的地盘不同罢了。

无论是大一统的王朝,还是群雄割据的乱世,每个国家皆有君主。

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

因此,当柴皓推辞时,众人再次齐声 :“国不可一日无君,请大王早日登基称帝,执掌天下,方能安定人心。”

军民言辞恳切,情真意挚。

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是刻在骨子里的信念。

即便后世亦是如此,只是统治者未必称帝罢了。

于是,柴皓点头道:“既然如此,朕便于今日,在汴梁御街,万民见证之下,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大周,改年号为昭武!以明年正月初一为昭武元年之始!”

此言一出,军民们又是一愣:“陛下登基乃天下大事,岂能如此简略?如此委屈陛下,臣民于心何安!我等虽愚钝,亦愿竭尽全力,尽快筹备登基大典。”

他们并非违逆柴皓,而是真心认为,一国之君若连登基大典都草草了事,实在有失体统。

柴皓乃万民敬仰的仁君圣主,功绩赫赫,更该有盛大的典礼相配。

柴皓看出众人心思,朗声笑道:“不必了,金国未灭,北患未除,此时不宜铺张。朕今日昭告天下,改元登基,已是古来独一份的 ! 威严,在于民心所向,不在虚礼排场。待朕扫灭金国,一统四海,再办一场盛典,与万民同庆!”

此言一出,四周军民无不震撼,人人脸上皆现敬仰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