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黄河督军秦相所奏,他核查西军与雄州军时,发现二人麾下兵员缺额严重,多有逃兵投奔柴皓,却未如实上报,恐有私通柴皓之嫌,故不可委以重任!
赵桓此言一出,朝堂再度沉寂。
童贯不得用,大宋能征善战之将,仅剩西军种师道与雄州总管王渊麾下敢战士。如今这两路将帅皆被排除,还能举荐何人?
正此时,一道身影自殿外踏入。
正是巡河督军归来的秦桧。
秦桧行礼后,高声道:“陛下,臣愿举荐一人,此将出身将门世家,威震西北,声望不逊种师道——折家将折可求!若以此人为帅,统率数十万大军,必能剿灭柴贼!”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心头皆是一凛。
又是“将门世家”!
何等耳熟的称谓!
将门世家如箩筐,鱼龙混杂皆可装!
将门世家?
听闻此词,朝臣皆默然沉思。
方才怒容未消的新帝赵桓,与垂帘听政的太上皇赵佶,亦陷入沉默。
此刻,满朝君臣皆忆起曾被“将门世家”四字支配的恐惧!
这本该是令人安心的美誉,如今却因滥用而沦为笑谈,甚至成了不祥之兆!
昔年柴皓撕毁招安诏,斩杀太尉高俅于梁山。朝廷发兵征讨时,童贯曾举荐“将门世家”出身的西军将领刘延庆、刘光世父子。
结果刘延庆未至梁山,便被柴皓夜袭中军,一败涂地。
后柴皓大闹汴梁,劫走李师师,于陈桥门外救何成、收梁山旧部,连斩数将。赵佶震怒,调上四军围剿。
当时柴皓势不可挡,捧日军中一员金甲大将策马出阵,乃开国名将曹彬之后曹平端。赵佶与群臣在城头赞道:“曹家世代将门,定能诛杀此贼!”
谁知柴皓一枪便将曹平端挑 下!
世代将门的刘延庆随童贯征讨辽国,却在白沟河惨败,彻底撕碎了将门世家的虚假光环。
大宋君臣如今对“世代将门”四字已心生阴影,视其为鱼龙混杂的筐子,什么货色都能往里塞。
不过,大宋军中并非没有真才实学的将门。
譬如种家,以文转武,三代扎根西军百年,代代出名将。
又如西军姚家,姚古、姚平仲等人沉稳干练,远胜刘延庆。
即便是门第不及刘家的吴家,也出了吴玠、吴璘这样的后起之秀。
可惜的是,朝廷对这些真正有能力的将门始终心存猜忌。
种师道本可独当一面,但每次出征,朝廷总要空降上司掣肘。
若非童贯阻挠,伐辽时他或许已率西军收复幽州。
直到靖康元年金兵南下,童贯南逃,赵桓才不得不让种师道独掌兵权。
然而危机一过,赵桓又对种师道、王渊等良将起了疑心。
为何?只因他们刚正不阿,不善逢迎,自然不得朝廷亲近。
当秦桧提议启用世代将门时,赵宋君臣起初心头一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