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打算去天海?”
“怎么,你希望我去天海?”
“别的事我不管,从我个人来说,我是挺希望你去的,那边还有我们的展览馆。”
如果高育良真的调去天海任职,
黄亦玫也会跟着过去,以二姐闺蜜、高育良师妹的身份时不时去他家小住几天,等玩够了、腻了再离开。
这种事她以前也不是没做过。
“那你就好好期待一下吧。”
高育良搂着她笑了笑,没再多说什么。
去天海,也许会去,
但不是现在去当市长或书籍,
如果真要去,那至少也得是去“一锤定音”的角色。
他目前还不具备前往的资格。
具体该如何安排……
大家都觉得明日午后便会有定论。
明日午后,将举行值班会议。
主要议题便是围绕他展开。
……
转眼,会议进行。
有人提议给高育良肩上加些分量。
对此,其他人自然持不同意见。
尤其以赵文宣几人最为反对。
面对众人的异议,都察院院长显然不同意,他特别肯定了高育良的贡献,强调了官员年轻化的重要性。
对此,刑事院院长辛建义也表示认同。
最终,意见大致分成三派。
第一种意见是将高育良调往天海担任市长,并将其作为试点城市,同时列举了诸多优势。
首先,天海的经济最为繁荣;
其次,天海的财政状况最为充裕;
最后,天海可以直接与全球接轨。
第二种意见是让高育良出任汉东省省韦书籍,而沙瑞金则调任财政或电力等部门。
最好能促使双方形成互相监督的格局。
或成立一个专门负责相关事务的委员会。
由沙瑞金担任委员会主任。
高育良在担任汉东省韦书籍的同时,兼任委员会副主任,再由省掌另派他人空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三种意见则是支持让高育良担任汉东省韦书籍兼代理省掌。
既要做,就要做到极致。
大胆授权,让他放手一搏。
“要干……”
“就要大胆地干。”
“要权,我们就给他权。”
“具体成效,一年见分晓。”
最终,还是由一哥拍板定案。
“一年时间”这句话也让反对者无话可说。
一年的时间,他们还等得起。
“若真要这样安排的话。”
“汉东的班子也得相应调整。”
刑事院院长辛建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看看汉东省的领导名单便知。
省韦方面,周桂梅、刘开河、李洪军、马步清,几乎全属高育良一派。
此外,吴春林、丁元洲和李达康三人。
看他们上次的弃权表现就知道了。
如果情况继续发展下去,这三人恐怕也会倒向高育良。
剩下的王政、秦兴文,也属汉东本地派系,而田国富一人又能做什么呢。
恐怕连纪伟也会被下面的人架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