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后,蔡琰睁开眼,眼中的迷茫与忧虑已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洞悉一切的清明与自信。她提笔,笔尖在竹简上行云流水般地移动起来。
“昔年管仲相齐,置乡里之官,立什伍之制,民有定业,兵有常帅,故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我等虽僻处山野,亦可效仿。可将寨中所有人等,按户登记造册,十户为一‘什’,设什长;五什为一‘里’,设里正。里正负责调解纠纷,传达政令,什长辅之。如此,则民有所管,事有所依。”
她的声音不疾不徐,而笔下的字迹却快得惊人,一个个娟秀而不失风骨的小楷,仿佛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笔尖流淌出来的。
王武凑过去看了一眼,只见那竹简上已经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条文,什么“户籍法”、“军功赏罚条例”、“农垦令”,看得他眼花缭乱,一个头两个大。
蔡琰并未停下,她换了一片竹简,继续说道:“军民亦可分置。玄甲军与并州兵,当立军法。可仿大汉军制,设曲、屯、队、什、伍,层层管辖,令行禁止。凡战时,按《军功赏罚条例》计功,斩首、夺旗、先登者,皆有重赏,赏田地、赏钱帛、赏官职。临阵脱逃、动摇军心者,立斩不赦!如此,则士卒知荣辱,明赏罚,方能悍不畏死。”
“至于民生,”她又换了一片竹简,“可效仿古时屯田之法。山寨周围荒地甚多,可分与无地流民,令其开垦。所获三七分账,三成归公,七成归己,三年之后,田地便永为其有。另设百工坊,招募有手艺的工匠,打造兵甲,修理农具。如此,则兵有粮,民有业,寨有积蓄,可成循环。”
她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竟没有丝毫的迟滞与思考,仿佛这些早已成型的、完善的制度,就储存在她的脑子里,随时可以取用。
小主,
王武已经彻底听傻了,他张着嘴,看看蔡琰,又看看李玄,最后憋出一句:“蔡小姐……你这脑子里,是装了多少书啊?”
貂蝉在一旁,眼中也异彩连连。她虽不懂这些军国大事,但她能感受到,蔡琰身上正散发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名为“智慧”的光芒。这种光芒,让她安心。
李玄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地看着。
他知道,这不是蔡琰的临时起意,而是她将自己记忆中浩如烟海的典籍——《管子》、《商君书》、《汉书》、《周礼》……无数治国、练兵、安民的智慧,融会贯通后,为他这座小小的黑风寨,量身定制出的一套最行之有效的方案。
这哪里是一个才女?
这分明是一个行走的、收录了整个华夏几千年文明精华的超级资料库!
【博闻强记】这个蓝色词条的价值,在这一刻,被发挥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