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将计就计再用一计,指向虎牢关后的致命软肋

夏-侯惇听到这里,终于品出些味道来,他瓮声瓮气地说道:“你的意思是……声东击西?”

“不。”李玄摇了摇头,“声东击西,动静太大,容易被察觉。我们这叫——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他的手指,离开了虎牢关,顺着黄河的流向,在地图上划出一条弧线,最终,在一个被大多数军事家忽略的渡口位置,重重一点。

“此处,孟津渡口。”

曹操的瞳孔,骤然收缩。

夏侯惇也猛地凑了过来,死死盯着那个点。

“孟津?”夏侯惇失声道,“那里水流湍急,无险可守,只有董卓一支偏师驻扎,用以转运河北的粮草。我们去打那里做什么?就算打下来,也无助于攻破虎牢关啊!”

“元让将军此言差矣。”李玄笑了,“谁说打仗,就一定要攻城拔寨?有时候,砍掉敌人一只手,远比在他胸口捅一刀更让他痛苦。”

他看着已经陷入沉思的曹操,继续说道:“洛阳城,百万人口,再加上董卓的数十万大军,每日人吃马嚼,消耗何等惊人?董卓入京以来,倒行逆施,早已耗尽了关中储备。如今,维持他军队运转的命脉,有两条。一条,是西面的长安,路途遥远。而另一条,便是经由黄河水路,从河内、冀州等地搜刮来的粮草,其最重要的中转站,就是孟津!”

“我们不需要占领它,甚至不需要惊动太多人。我们只需要一支精锐的奇兵,如同一把烧红的烙铁,在夜色的掩护下,将那里囤积如山的粮草,付之一炬!”

“一把火?”夏侯惇愣住了。

“对,一把火。”李玄的语气平淡,内容却石破天惊,“一把火烧光他的粮草,再凿沉他所有的渡船。孟德兄,你试想一下,当董卓和李儒在虎牢关摆好了宴席,等着我们这群‘蠢材’上门时,等来的,却是洛阳粮绝的噩耗。数十万大军,断了粮草,会是什么景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军心大乱,不战自溃!”曹操猛地一拍案几,激动地站了起来,他双目放光,在帐内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妙!妙啊!这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我们让他以为我们是盯着鱼饵的笨鱼,却不知我们是奔着他渔夫老巢去的狼!”

他停下脚步,转身看着李玄,那眼神,已经不再是欣赏,而是带着一丝敬畏。

这个计策的狠毒与精妙,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军事范畴,这是一记直指人心的阳谋!

利用所有人的惯性思维,利用袁绍的好大喜功,利用吕布的骄傲,利用李儒的自作聪明,将所有人都玩弄于股掌之间。

夏侯惇也听得目瞪口呆,他张了张嘴,半晌才憋出一句话:“可……可是,谁去执行这个任务?这支奇兵,必须是精锐中的精锐,而且要对我们绝对忠诚,人数不能多,动静不能大。更重要的是,如何瞒过袁绍,让他心甘情愿地去当那个吸引火力的‘明修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