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阎埠贵的“算计终成空”

1982年冬月初的轧钢厂,技术科办公室的暖气片刚热起来,带着股铁锈味的暖意弥漫在空气中。林建军正对着图纸演算轧机液压系统的参数,笔尖在稿纸上划过,留下工整的公式。门被轻轻推开,阎埠贵裹着件灰布棉袄走进来,手里拎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脸上堆着刻意的笑。

“小林主任,忙着呢?”阎埠贵把布包往桌上一放,发出“咚”的轻响,“刚从家里炖了锅羊肉,给你送来尝尝,补补身子。”他眼神瞟向林建军桌上的“技术科主任交接预案”,那是厂长昨天刚送来的,上面列着几位副主任的名字,阎解成的名字赫然在列——这是他今天来的真正目的。

林建军抬起头,放下笔:“三大爷,您这是客气啥。”他知道阎埠贵的性子,无利不起早,拎着羊肉上门,准有事相求。

“嗨,自家人客气啥。”阎埠贵解开布包,露出里面的搪瓷盆,羊肉的香气瞬间散开,“解成这阵子在车间表现不错吧?我听他说,上个月还被评为‘生产能手’了?”

林建军点点头。阎解成自从进了轧钢厂,在三车间跟着郑师傅学技术,确实比以前踏实了些,上个月车间技术比武拿了第三名,算是有了点进步。但要说多突出,还差着些火候——比起技术科的小马、小李这些年轻人,他的理论基础差太多,遇到复杂的设备故障,还是得靠别人指点。

“是有进步。”林建军语气平淡,“年轻人肯学就好。”

阎埠贵眼睛一亮,凑近两步:“那可不!这孩子随我,脑子活,就是以前在四合院耽误了。”他话锋一转,手指轻轻点了点桌上的预案,“我听厂长说,你这主任的位子,过阵子可能要往上提?那技术科的担子,是不是得找个可靠的人接?”

林建军心里透亮,阎埠贵这是为阎解成来的。上个月厂长确实找他谈过,说上级有意调他去厂部任技术副厂长,主持全厂的技术革新项目,技术科主任的位子需要从内部提拔。这事还没正式公布,阎埠贵不知从哪打听来的,竟巴巴地找上门了。

“厂里的安排还没定。”林建军拿起茶杯抿了口,“就算真要有人接任,也得按程序来,看能力,看业绩,不能瞎安排。”

阎埠贵脸上的笑僵了一下,又很快缓和过来:“那是自然,那是自然。”他搓着手,语气带着试探,“解成在车间干了五年,技术科的活儿也跟着你打了不少杂,啥流程都熟。再说,咱们都是从四合院出来的,知根知底,你提拔他,他还能不向着你?”

这话听得林建军皱起了眉。他最反感的就是这种“论资排辈”“靠关系上位”的想法。技术岗位不是人情场,差一点精度,就可能造成重大事故,容不得半点私情。

“三大爷,”林建军放下茶杯,语气严肃起来,“技术科主任管着全厂的设备图纸、技术改造、专利申报,不是光靠‘熟’就能干的。解成的实操还行,但理论跟不上,连最基本的液压原理都没吃透,上个月车间那台精密镗床的故障,他查了三天都没找到原因,最后还是小马去了十分钟就解决了——您觉得,这样的水平能接技术科的担子?”

阎埠贵的脸涨红了,嘴上却不饶人:“理论那东西,慢慢学嘛!谁天生就会?当年你刚进厂时,不也啥都不懂?”他心里的算盘打得噼啪响——只要林建军松口把阎解成扶上去,哪怕先当个副主任主持工作,以后有的是机会“补课”,凭着这层关系,阎家在厂里也算有了靠山。

“我当年是啥都不懂,但我敢啃书本,敢跟师傅死磕。”林建军看着阎埠贵,“解成下班就回家看电视,让他学图纸,总说‘太累’;让他考夜校补文化课,说‘没用’。三大爷,您摸着良心说,他这态度,能接技术科?”

这话戳到了阎埠贵的痛处。阎解成确实懒,仗着父亲以前在四合院的“算计”名声,总觉得“搞技术不如搞关系”,车间里的老工人都说他“骨子里还是阎家的投机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