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刑侦档案 清韵小尸 4249 字 2022-09-18

陆司语思考了片刻,想着怎么能够给宋文解释清楚:“我给你讲一个寓言,你有没有听说过湿猴实验?”

宋文对这个词有点印象,“你说的是那个实验吧?把五只猴子放入笼子里,然后顶面上放了香蕉,只要有猴子去摘香蕉,就会被水淋,因此只要有猴子去摘香蕉,就会被别的猴子打。后来新的猴子被放入,猴子们还是会这样操作,科学家把顶面的水枪换掉,也没有猴子再敢去拿香蕉。”

陆司语转了一下手中的笔道:“这个试验出自一本商业书,所以试验是否进行过没有定论,可以当作故事来看,我想说的是这个故事的一个衍生版本。”

“还是一个笼子,四只猴子,分别是猴子ABCD。这个水管比较小,只有去拿香蕉的猴子才会被淋到。猴子中最强壮的是猴子A,他想要吃香蕉,可是却不想被淋湿,于是他让最弱小的猴子D去拿香蕉。猴子D被淋了一身水,猴子A吃到了香蕉,猴子B、C既羡慕猴子A吃到了香蕉,但是他们比被淋湿的猴子D又幸福了不少。”

“这个时候,奇妙的心理就产生了,猴子BC面对猴子A,它们有卑微感,而面对猴子D,他们产生了优越感。于是,四只猴子有了三个阶级,阶级就在猴群中产生了。”

现实中的情况,肯定要比这个故事里复杂的多,但是这么一讲,故事浅显易懂,宋文整理着思路,“你的意思是,在家里,母亲就是弱小的猴子D,在宿舍里,郭婳就是弱小的猴子D。而林绾绾就是猴子A?”

陆司语点头:“甚至有时候,那只弱小的猴子D都是她放给猴子B、C的礼物。其他的人会跟随欺压者的行为,也开始对他们进行欺压。就好像他的弟弟会责骂她的母亲,董芳和马艾静会去责罚郭婳一样。林绾绾在不断调节着各种的关系,有意的,无意的。宿舍的人际之中本身就是有矛盾,有弱点的,可以拿本身的矛盾做文章。”

说到这里,陆司语习惯性地舔了一下嘴唇,从宋文这个角度看过去,他的眼睫根根分明,眸子却是深不可测:“通过惩罚和奖励。开始可能只是一个小游戏,是郭婳不在宿舍时,她们的一点点的恶意,但是暴力会逐步升级。这样,在宿舍的关系里,林绾绾就成为了阶级的最顶层,在宿舍里,她花着董芳的钱,借助马艾静的关系让论文得高分,让郭婳给她端茶倒水洗衣服,她甚至知道她的手机密码,所以,她的手机才那么干净,而在拨打120时,顺手拿了郭婳的手机,因为那个手机,平时就是被她所用。”

见宋文没有打断,陆司语就继续说,声音低沉而诱人,足以蛊惑人心:“毒药是真的被郭婳拿来的,巧克力也是她买的,这大概也就是林绾绾敢让我们去审问郭婳的原因,要么郭婳是已经被胁迫的状态,要么是在林绾绾的鼓励下进行下毒的事,要么郭婳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记忆,也没有勇气指认她最好的朋友。”

陆司语今天说得尤其多,陷入这种推理与逻辑之中时,他像是个做出了难题的孩子,想和别人分享成就,这一次,他完全不再藏在暗处,而是锋芒毕露。宋文看着眼前的陆司语,此时的他,不再像往日那般迟钝,软萌,人畜无害。他俊秀而苍白的脸上透出一种兴奋,冰冷无情,理性睿智,显得整个人既危险又迷人。

这些事情是非常态的,匪夷所思却又完全合乎情理,一旦接受了这种逻辑,案子中的很多事情都能够说得通了。宋文觉得自己终于理顺了案情,像是拆去了万花筒中那些折射的镜面,让背后的关系呈现在眼前。

一直困扰着的真相终于呈现眼前,可是宋文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他揉了揉自己的眉心:“我理解了你的逻辑,可是这种情况,还是建立在假设之上。心理操控听起来太过玄奥,我们并不能指望靠这些来说服法官甚至是顾局,我估计说服老贾都有难度,还是需要一些理论依据。”

陆司语道:“这个案子的核心还是毒杀,这些所谓的理论知识我在分析案子背后的逻辑和人物关系。但是这种操纵是完全可行的。”他想了想又说,“这样的案子在国内不常见,在日本却发生过几件。其中比较有名的例如北九州囚禁杀人案。”

宋文回想了一下,“是那个九十年代,一对夫妇囚禁杀害了七人的那个案子吗?”他读过一些相关的资料,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让人头皮发麻。

陆司语纠正道:“并不是他们杀害,而是让被害人之间自相残杀。”随后他坐直了身体,“不过这个案子也只是类似,因为他在操控人的时候,使用了电击,并不是单纯的利用心理操控。我只是用这个例子来进行说明,人如果被其他人操控之后,就连亲人之间都可以刀剑相向。”

宋文在过去知道过这个案子,可是每一次听起来,还是会觉得不可思议。他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他的成长经历,让他觉得这样的事情匪夷所思,但是这些却是真真实实存在在人世间的罪恶。

陆司语想了想又补充道:“同类的案子还有嫌疑人是角田美代子的兵库连环杀人案,那个老太太被誉为心灵杀手,主要通过洗脑来进行操控杀人。她抓紧了暴力,性,心理这三个因素,让受害人的家庭变成了角斗场。数年里,日本至少有七人因她遇害,而她直到2012年才被捕归案,后来随着她的自杀,很多细节与真相不得而知。”

说完了那两个案子,陆司语回归了本案:“不过,这些都比我们眼前的案子严重的多,至少我觉得,林绾绾还没有发展到完全操控他人杀人的地步,也因此,最后郭婳从宿舍里跑了出来,进行了呼救。”

宋文问:“那么你认为林绾绾的杀人动机呢?是什么呢?”

陆司语伸出两根手指,“主人想要杀掉奴隶,无非两种原因。第一种,奴隶他不需要了,第二种,奴隶不受控制,想要离开他。”

看宋文有些疑惑不解,陆司语开始详细解释:“在之前的问讯中,询问药猫的相关问题,有一次我把‘郭婳’换成了‘你们’,她没有反驳我。而且,根据我们的调查来看,林绾绾更像是这一切的主使,郭婳的目的只是让猫不再吵,而她既是用杀猫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又是在进行谋杀的模拟练习。我想,林绾绾的本性之中,本来就蕴藏有弑杀残忍的一面。这个社会之中,就是有一些人,会为了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理由,用杀戮解决问题。”

宋文听到这里点了点头,他在这几年的刑警工作中,遇到的变态也不少:“我理解你的意思,社会之中,大部分人都不是这种人,可是我们不能否认这种异类的存在。”

陆司语低下头看着他面前的人物关系图,手指微微婆娑着,说出自己的推测:“林绾绾从家中来到了学校,很快发现,宿舍是个更加让她着迷的地方,她的控制在宿舍之中不断升级,在这里她可以过得比在家里更加的自由。这个时候,她感觉自己不需要她的家人了,于是,她尝试杀死自己的父母和弟弟,她很厌倦那些人,她觉得他们没用,鄙视他们,她想摆脱自己的原生家庭。”

陆司语顿了一下继续道:“至于杀掉宿舍的同学,是因为她发现了自己家庭和其他人家庭的差距,这是一种浓烈的妒意,如果是平时,那么也尽是嫉妒而已,因为在她搭建起关系的宿舍之中,她可以从其他的方面找回平衡,寻找到安慰。但是一旦毕业,这种平衡就被打破了。那些人将要摆脱她的控制,这是她无法容忍的事情。”说到这里,他抬起头问宋文,“你发现没有,林绾绾没有做任何毕业的准备。”

宋文想了想低头沉思:“董芳家给她找好了工作。马艾静准备出国,连郭婳都买好了新手机准备投入新生活,而林绾绾,我们在所有的搜寻里,连一份毕业简历都没有准备。” 大四的下学期,所有的学生都开始对进入社会跃跃欲试,可是林绾绾,却并不想出来。

如果林绾绾真的是凶手的话,最开始的煤气事件可能只是她的尝试,这一次,她的行为进行了升级,谨慎,小心,冷静多了,从谋划到最后的执行,甚至可能有几个月,每一次,她们对毕业后生活的向往,都在刺激着她。

于是,聪明的她谋划好了一切,只有她这样的人,才能够活下来,洗脱嫌疑,而那些被她视作奴隶的人,永远逃不出她的掌控,将会被她永远留在此地……

陆司语轻轻点头,把身体靠在椅背上,他捧起自己的保温杯,喝着里面的水,努力把自己带入林绾绾的心理:“只要想到这些人将会脱离她的控制,她就会发疯。”

两个人忽然不约而同地沉默了,他们两人面对面坐在火车上,火车摇摇摆摆的,时不时传来与铁轨摩擦的声音。

宋文作为警察,常常反思自己为什么看得不够深远,不能洞察全部的真相,可是每当他们临近侦破案情,他就从心底深处生出那么一种恐惧,原来人的心能够生长成这样。

他抬头看去,周围都是人,男人女人,老的少的,每个人都有颗跳动的心脏,运转着的大脑,他们玩着手机,他们谈笑风生,这是他所看不透的人,最复杂的人。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陆司语身上,他眼中看到的与他看到的不同,感悟到的也与他不同。他很聪明,敏锐,细致。

平日里,陆司语的身上有着各种伪装,似乎现在的他,才是真实的他,锋芒毕露,邪气凛然。他能够感受到,陆司语说起那些犯罪行为时的一种兴奋。他想起了在警校时,犯罪心理老师的理论,只有充分了解犯罪人,产生共鸣,拥有犯罪人那样思维,才能够正确分析犯罪行为,刻画犯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