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额娘竟有如此才能,真是被后宫耽搁了。”雍正感叹道,眼中满是惊喜与钦佩。
然而太后的创新才刚刚开始。数日后,她再次驾临工部,亲自挑选了一批上等玻璃。
“将这些玻璃按等身大小,切割成椭圆形。”太后吩咐道。
工部官员们面面相觑。李永升壮着胆子问道:“太后,这等品质的玻璃极为难得,切成如此大块,是否太过可惜?”
太后淡然一笑:“照哀家说的做。”
工匠们小心翼翼地操作玻璃刀,在一块块晶莹的玻璃上切割出完美的椭圆形状。一共切割了七十余块,耗费的玻璃数量让在场的官员无不心疼。但太后威严在前,谁也不敢多言。
接着,太后又命人调制一种特殊的银粉漆。这种漆以细磨的银粉为主料,掺入特制的胶液和数种药材,调配过程极为讲究。
“将这种漆均匀涂在玻璃背面,待其自然阴干。”太后亲自示范,动作娴熟得仿佛多年的老工匠。
李永升看着太后亲手将珍贵的银粉漆涂在玻璃上,心中暗暗叫苦。这银粉价值不菲,若是失败了,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些上等玻璃?
然而当第一块涂漆的玻璃阴干后,所有人都惊呆了。原本透明的玻璃,竟变成了一面光可鉴人的镜子!镜面清晰无比,连最细微的毛发都照得清清楚楚,丝毫不逊于西洋进贡的珍品。
“这、这真是奇迹啊!”李永升抚摸着镜面,激动得语无伦次。
工部顿时沸腾起来。工匠们奔走相告,官员们喜形于色。谁能想到,太后竟然掌握了制作镜子的秘法,而且如此简单易行!
李永升当即再写奏折,这一次的言辞更加激动,详细描述了镜子制作的全过程,对太后的才智推崇备至。
养心殿内,雍正看着工部呈上的第二份奏折,震惊得半晌无言。
“皇额娘竟然连制镜之术都精通?”他喃喃自语,这次没有亲往工部,而是下旨将二十多面成品镜子送入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