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张氏没反应过来他说的什么意思:“国庆十大工程?”
“对,明年不是十周年了嘛,这次可是有大动作,要修十个大工程呢,有人民大会堂、革命博物馆与历史博物馆、革命军事博物馆、农业展览馆、四九城新火车站、工人体育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钓鱼台国宾馆还有华侨大厦。”
“你意思是?”
“这么多项目要同时开工,有些还要赶在十周年国庆前完工,需要不少人,当然,贾嫂子她一个女同志力气活肯定撑不下来,不过帮着做饭之类的应该没问题。”
贾张氏想了下皱眉:“怕是没有门路。”
“这倒是好说,最关键的是,您还记得五六年的一件事不?”
“五六年?”
“嗯,为了管理这些流动性质的工地工人,新增了一个工地户口。”
“你说的是这个啊,倒是听说过,不过他们不也属于寄宿户口吗?也没定量啊这个。”
“现在确实没有,但您想想咱们这地方是什么,是首都,要建设肯定不止是为了国庆的十个工程,后面陆续要建设的地方多着呢,工地户口的人群只会越来越多,,,”
贾张氏有些听明白意思了:“平安,淮茹很能吃苦,甭说做饭了,工地活也能学着干下来,要是真能成就太好了,棒梗一天天长大了,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全指望东旭一个不知道能撑不撑的下去。”
顾平安笑笑没接话,帮人也不是上竿子这么帮的,给提个醒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反问道:“问您一个事,五四年放开办理迁入手续时,我嫂子她怎么就没想着申请?”
五四年像秦淮茹这种只要能证明在本市居住三月以上并提出常住者,都可申请正式户口,办理迁入手续,当时农村来就学、就业或者有可靠生活来源的都在范围内。
“怎么没想申请呢,我们家还是第一批跑去打听消息的,但她娘家人不愿意啊,户口迁到城里了,地就没了,再后边信了对面哪个缺德的话,说淮茹这种不符合申请条件,又贪着农村那点粮食,就不了了之了,今年可倒好,两头空了,我都不知道怎么活了。”
今年公社成立,转身都成社员了,你人都没回来参加劳动没有工分,怎么可能有粮食分给你,再说大伙现在都吃的是大锅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