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哥,你说这个王浩,会不会已经知道我们在找他了?”小陈一边开车,一边问道。他刚从警校毕业没多久,这是第一次参与跨省追凶,脸上还带着点紧张。
小主,
林砚摇了摇头,目光落在窗外的货运站方向:“应该不会。我们比对指纹的事没声张,而且王浩上次盗窃被抓后没再犯事,估计以为自己早就安全了。不过我们也不能大意,到了淮阴,先跟当地市局汇合,摸清他的落脚点再动手,别打草惊蛇。”
吉普车驶离市区,路面渐渐变得颠簸。车窗外的景色从高楼变成了低矮的平房,再到一望无际的农田,田里的麦苗盖着一层薄雪,像铺了张白毯子。林砚从包里拿出王浩的档案,借着车内微弱的光线,又仔细看了一遍——照片里的王浩眼神阴鸷,嘴角的疤痕在阳光下格外明显,档案里还记录着他离异的原因:“因怀疑妻子出轨,与妻子发生争执,妻子离家出走后离婚”。
“小陈,你看这里。”林砚指着档案里的这句话,“王浩有暴力倾向,而且对女性有强烈的不信任感,这可能就是他作案的动机。之前的红衣女尸案,受害者都是独居女性,而且都穿着红色衣物,可能是他把对妻子的怨恨,转移到了其他女性身上。”
小陈点点头,握紧了方向盘:“那我们到了之后,得小心点,别让他狗急跳墙。”
吉普车继续往前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远处的村庄里亮起了煤油灯,昏黄的灯光在雪地里显得格外温暖。林砚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受害者家属的脸——她们在警局里哭着要说法,拿着受害者的照片,一遍遍地问“什么时候能抓到凶手”。
“快了。”林砚在心里默念,“再坚持一下,很快就能给你们一个交代了。”
吉普车行驶了四个多小时,终于在晚上十点多到达了淮阴市局。李队长已经在门口等着了,他穿着一件军大衣,手里拿着一个手电筒,看到林砚他们,立刻迎了上来:“林警官,可算把你们盼来了!我已经让人去查王浩的落脚点了,刚才接到消息,他现在住在货运站旁边的一个小旅馆里,今天下午刚从安徽拉货回来,现在应该在旅馆里休息。”
“太好了!”林砚精神一振,“旅馆的位置在哪?我们现在就过去。”
李队长领着他们上了一辆警车,一边开车一边介绍:“那个旅馆叫‘鸿运旅馆’,老板是个老太太,平时不怎么管闲事。王浩在那里住了快一个月了,每天早出晚归,跟其他房客也没什么交流,老板说他脾气不太好,上次有个房客跟他搭话,被他骂了一顿。”
警车很快就到了“鸿运旅馆”门口。这是一家低矮的平房,门口挂着一个破旧的红灯笼,里面亮着昏暗的灯光。李队长示意大家下车,压低声音说:“王浩住在最里面的房间,门牌号是302。我已经让两个人在旅馆周围守着了,防止他从后门跑了。”
林砚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手铐,跟小陈、李队长一起,轻手轻脚地走进旅馆。老板老太太坐在前台打盹,听到动静抬起头,李队长亮出警官证,示意她别出声。
三人沿着走廊往里走,走廊里弥漫着一股霉味,每走一步,木地板就发出“吱呀”的响声。到了302房间门口,林砚示意小陈和李队长分别守在门的两侧,自己则轻轻敲了敲门:“王浩,开门,查水表的。”
房间里没有动静,只有隐约的呼吸声。林砚又敲了敲:“再不开门,我们就撞门了!”
突然,房间里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像是有人在收拾东西。林砚对视一眼,猛地一脚踹在门上——“哐当”一声,木门被踹开,里面的王浩正拿着一个背包,准备从窗户跳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