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行,就这样吧……”几个常委不想在这个问题上浪费时间,纷纷表态这个问题就你说了算。
“那好,既然同志们都同意,那就责成有关部门调整吧!会后规划局负责,城建局配合,抓紧时间调整优化。
但我希望你们不要闭门造车,多吸取外边优秀的成功经验,花点钱请专家也是值得的……”
第二个议题很快就通过了,接下来就是第三个议题,发展乡镇特色产业和培育骨干企业的方案,这是宋大为非常重视的议题,事关平山市未来的发展大计!也是开源节流里边最重要的开源!
“同志们,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想必大家应该都听过的。
具体到我们平山呢,我总结目前是农业大而不强、工业散而不聚,第三产业落后低效,这就是我们的现状!
我们平山市有26个乡镇,百万人口,耕地面积近300万亩,可以说我们平山大部分人口都在乡镇农村,所以我认为平山要发展,乡村首先要振兴!”
乡村振兴这个战略是十几年后中央才正式提出来的重要战略,在04年这个时候,国内对农村的发展还是模糊不清的。
华夏其实一直都是城市和乡村的二元结构,改革开放其实是率先从农村开始的,包产到户直至后来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应该说改开的头几年农村改革才是重头戏。
随着经济发展,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开始加速,规模化、资本化、密集化的大规模工业发展使得大部分小规模乡镇企业逐渐被市场淘汰,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进城进厂,外出务工成为了华夏大多数农村青壮年的普遍状态。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华夏一直都是用工农业剪刀差来给工业化发展提供资源,说白了就是农民,为国家的工业化发展是付出了代价!外出务工也是同样,大规模的廉价劳动力降低了华夏制造业的成本,让我们有了竞争优势,才能在对外贸易中获得订单。
等到工业化、城镇化达到一定量级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内需很重要!尤其是在面临外部压力的时候,扩大内需和外贸形成双循环才能让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时候我们发现,城市化其实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城乡融合发展才是拉动内需最关键的战略之一,于是就有了乡村振兴战略!
宋大为现在提出的乡村振兴和未来那个乡村振兴战略是不一样的,未来那个战略更加宏大,更加高瞻远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