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凡所说的内容,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
所有学生,也包括林继先在内,全都低着头在本子上疯狂的记录着。
他们感觉自己的大脑都快要不够用了。
所长只是轻描淡写的提了三个问题,却直接为他们小组未来至少半年的工作。
直接指明了三个无比清晰、但又充满挑战的攻关方向!
林继先刚才因为得到表扬而产生的一点点骄傲,此刻已经荡然无存。
取而代之的,是打心眼里的敬畏和叹服。
片刻之后,林继先对着陈宇凡,深深的鞠了一躬。
“谢谢所长,我明白了!”
陈宇凡点点头,示意他坐下。
“下一个,材料组。”
身材精瘦,眼神机灵的谢国政站了起来,快步走上讲台。
他的小组,负责的是配合孟玉兰他们,研究新型磁性材料。
“所长,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要制作直流无刷电机的永磁体转子,目前最合适的材料,应该是铁氧体永磁材料。它的成本低,易于生产,抗腐蚀性也好...”
谢国政将他们这几天查阅资料得出的结论讲了出来。
陈宇凡安静的听着。
铁氧体,确实是这个年代的主流选择,也是最现实的选择。
但他要的,可不止于此。
等谢国政讲完后,陈宇凡开口了。
“铁氧体,可以作为我们保底的方案。但是,我希望你们的眼光,能看得更远一些。”
“我们红星研究所,不是要跟在别人后面走,而是要开创新的道路。”
他走到黑板前,写下了两个字。
“稀土。”
“我们国家,有着全世界最丰富的稀土矿产资源。这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但我们对它的利用,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而在稀土元素中,有一些元素,拥有着超乎想象的磁学性能。”
陈宇凡的目光扫过谢国政和他的组员们。
“我给你们材料组一个核心课题。去研究稀土元素和过渡金属形成的合金,探索它们作为永磁材料的可能性。特别是......钐、钴、钕这几种元素的合金。”
“你们的目标,不是做出简单的铁氧体磁铁,而是要研发出一种磁性能量积数倍于铁氧体的新一代‘稀土永磁’材料!”
“我们研究这些材料,不能只为了一个电风扇,而是要扩展我们国内科学研究的边界,在未来让我们的技术应用在各行各业。”
谢国政眨了眨眼。
信息量太大了,让他的大脑有些宕机。
稀土永磁......
这是一个他从未听过,但光听名字就感觉无比高大上的概念。
用珍贵的稀土来做磁铁?
这太奢侈,也太疯狂了!
但不知为何,从所长口中说出来......
却又显得那么的理所当然,充满了无法抗拒的魅力。
“我们...我们能行吗?”一个组员小声的嘀咕了一句。
“为什么不行?”
陈宇凡看向他,目光锐利。
“我们有全国最聪明的头脑,有国家和工厂不计成本的支持,我们为什么不行?科学研究,要的就是敢想敢干的精神!畏畏缩缩,永远成不了事!”
一番话说的那个学生面红耳赤。
但同时,也点燃了谢国政和众人心中的火焰。
对啊!
他们可是天之骄子!
所长都为他们指明了方向,他们还有什么好怕的。
“是,所长!我们保证完成任务!”谢国政激动的敬了个礼。
接下来,是负责机械定时器的机械组。
他们的方案中规中矩,就是传统的发条式机械结构。
陈宇凡同样指出了其中的弊端,比如结构复杂、故障率高、寿命短等等。
随后,他直接给出了一个颠覆性的方案。
“放弃复杂的发条和擒纵机构。我给你们一个新思路,利用双金属片受热变形的原理,去做一个热敏式开关定时器。”
“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非常可靠。你们去研究一下,很快就能明白其中的奥妙。”
机械组的成员们听得云里雾里,但还是拼命把“双金属片”这几个字记了下来。
他们相信,这又是一个能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就这样,一个小组接着一个小组。
陈宇凡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导师,对每个小组的汇报都先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再一针见血的指出其中最核心的不足,并给出明确到无以复加的改进方向和思路。
他展现出来的知识广度与深度,彻底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无论是电机学、空气动力学、材料学还是机械结构学......
陈宇凡都信手拈来,仿佛没有他不懂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