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需要攻克的技术壁垒,有这么多?

他把目光投向了孟玉兰。

“孟玉兰同志,你是哈工大电机系的,你来说说看。”

“目前市面上,最为普及的华生牌电风扇,它用的是什么电机?”

孟玉兰愣了一下,起身回答道:

“报告所长,华生牌电风扇用的是单相交流电机。”

“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以直接接入家用的220V交流电。”

陈宇凡点了点头:“那缺点呢?”

孟玉兰毫不犹豫的回答:“缺点也很明显。效率低,噪音大,而且调速性能很差。”

“市面上的风扇,基本都只有那么两三个档位,就是因为这个电机的特性决定的。”

“很好。”

陈宇凡露出了赞许的目光。

“你说的完全正确。”

“可如果我们红星研究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彻底抛弃这种落后的交流电机......”

“我们要研发的,是直流无刷电机!”

这六个字一出口,孟玉兰的眼睛瞬间就瞪大了!

作为哈工大电机系的优秀毕业生,她对这个词可一点都不陌生。

这在1963年,绝对是超级前沿的技术概念。

别说国内,就算在国外,也还停留在实验室的理论阶段。

陈宇凡的继续说道:“直流无刷电机,效率更高、噪音更小、调速更平顺。”

“但是.....这也意味着,对我们的制造工艺、对控制电路,提出了高到吓人的要求。”

“而且,电风扇可以改进的部分,除了发动机之外,还有配套的新型磁性材料。”

他转头看向了谢国政。

“谢国政同志,你是学材料的。目前我们风扇电机里用的磁铁,性能如何?我们能不能研发出性能更强的磁体?”

他又看向了林继先。

“林继先同志,你是学流体力学的。”

“你觉得现在市面上这些电风扇的叶片,设计合理吗?”

“那几片薄薄的铁皮,只是简单的弯了个角度,能叫做优秀的设计吗?”

“我们要的,是真正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扇叶!用最少的能量,搅动最足的风量,同时还产生最小的噪音!”

“这背后需要多少计算?需要多少次的模型试验?”

最后,陈宇凡伸出了一根手指。

“还有一点,定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