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饭,又在食堂里歇了片刻。
一行人这才重新动身,继续下午的检查工作。
他们的第二站,就是二号车间。
走进二号车间的大门。
工人们热情劳动的火热气息,便扑面而来。
这里的机器轰鸣声,似乎都更加有力、更加富有节奏。
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埋头苦干,动作行云流水,精神面貌昂扬向上。
整个车间,都洋溢着争分夺秒、力争上游的精气神。
其实以前,二号车间的氛围也没这么好。
在红星轧钢厂六个车间里,二号车间一直是处于中下游的,偶尔还排一下末尾。
现在之所以变化这么大,主要还是陈宇凡的缘故。
自从二号车间出了陈宇凡这么一个天才后,车间里的工人们都以此为荣,工作态度都端正了许多。
陈宇凡当上车间副主任后,又改革了车间管理制度,技术、生产两把抓,让整个二号车间焕然一新,才有了现在的这幅景象。
“好啊!”
肖志行身旁的一位领导干部,忍不住出声赞叹道:“这个车间的氛围,很有活力,有朝气!”
二号车间的车间主任,就是程国平了。
四十岁出头、身材微胖,脸上始终带着憨厚笑容。
听到领导的夸奖,程国平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他立刻挺起胸膛,无比自豪地介绍道:“领导,您可真有眼光!”
“我们二号车间,以前在厂里是出了名的生产老大难。设备不算最先进,工人们的积极性也不算高......”
程国平说到这里,目光钦佩的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陈宇凡。
“但现在...我们可是厂里的优秀车间,工人技术最优,集体氛围最好,生产效率最高!”
听了程国平的话,这位领导顿时有些奇怪。
他问向程国平:“这是为何?你们车间...发生了什么?”
程国平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容。
他想到......自己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事情,就是从车间里提拔了陈宇凡!
程国平面对领导,大声说道:“还是多亏了陈宇凡同志啊!”
众人的目光,立刻聚焦到了陈宇凡身上。
肖志行和其他几人,脑海中都蹦出了一个同样的念头——又是陈宇凡?
程国平继续说道:“各位领导可能不知道,陈宇凡同志除了是技术科副科长,还是我们二号车间的副主任。”
“有陈科长作为榜样,工人干活的劲头,一下子就上来了。而且有陈科长的亲自教导,我们车间的整体技术水平,也是突飞猛进!”
“现在,我们二号车间......是我们红星轧钢厂里生产效率最高的车间!”
“年初,还刚被厂里授予了【先进集体】的锦旗呢!”
程国平指了指车间墙上的红色锦旗,脸上的骄傲完全不加以掩盖。
肖志行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他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迈开步子,开始在车间里巡视起来。
肖志行的眼眶有些深,所以凸显的他的目光更加的深邃、锐利,仿佛能够看破表面,直视事物的内在核心。
尤其是他进入工作状态之后,目光更是如此。
肖志行不疾不徐的,走在车间的过道上,在适当的时候驻足停下,观察一番工人们的劳动情况。
路过一台正在高速运转的六角车床时,肖志行的脚步突然停了下来。
操作车床的,是一个看起来只有二十几岁的年轻工人。
见到肖志行这样的大工程师停在自己面前,小伙子的脸一下子就涨红了,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
不过,他手上的动作也只是略微慌乱了一下,就赶紧稳定了下来,强迫自己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面前的手轮上。
小伙子稳稳的操作着手轮,切削刀在工件上平稳地滑过,带出一串串卷曲的、湛蓝色的铁屑。
整个过程,非常流程。
肖志行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的看了足足一分钟。
等那个零件加工完成,从车床上取下来之后。
他才伸出手,淡淡的说道:“拿来我看看。”
“哦!好!”
年轻工人受宠若惊,赶紧将那个还带着滚烫温度的零件,用一块布包着,小心翼翼的递了过去。
肖志行没用卡尺,也没有借助任何工具。
他就隔着布拿起零件,对着光线,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
以他的经验丰富程度,虽然做不到陈宇凡那样,眼睛和精密仪器一样,但也相差不远了。
零件拿在手上,观察一下,基本就能看出这零件加工的水平如何。
片刻后,肖志行将零件还给了工人,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但他心里,却已经给出了不错的评价——
无论是尺寸公差,还是表面光洁度,都达到了图纸的要求。
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比一般标准做的还要好些!
“你是几级工?”肖志行问道。
“我是三级工!”小伙子赶紧回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肖志行点点头。
一个年轻的三级工,能有这样的水平......不简单!
肖志行继续往前走,路过成品堆放区,又抽查了几个刚刚下线的成品。
无一例外,全都是良好和优质品!
这里的工人们,完成得都太好了!
甚至......超出了他想象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