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战争的本质

日军已经完全陷入被包围的境界,落败只是时间问题。

这一战总算是赢了。

收尾的事,吴子强和沈泉他们就能处理好。

现在楚云飞需要考虑的是这一战的影响,以及下一步的计划。

来豫中,一方面是希望能改变历史。

但是真正身在局中,才发现想要单凭一举之力改变历史实在是太难了。

另外一方面就是。

这次出征豫中,楚云飞和蒋介石是有交易的。

以前几千人马的时候,自己只要负责作战,打赢敌人就行。

但是现在,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除了打赢敌人外,军队的补给、政治上的争取与协商都占据了楚云飞大半的精力。

就像这次出兵豫中。

楚云飞是想通过这一战,让蒋介石明白。

现在可不是过河拆桥,杀驴卸磨的时候。

自己的358兵团对他,对民国政府是有用的。关键时刻,可以调动来抵挡日军。

当然更重要的是在第31集团军就要被日军包围歼灭,以及眼看着日军要攻克灵宝,杀进关中的危机时。

蒋介石迅速和楚云飞达成了交易,准许楚云飞的商队过道陕西、四川,xj等地采购物资。

换取楚云飞出兵抵挡日军的兵锋,保护潼关。

山西自古就不是农业大省。

就算提早建立了大孤山农场,也只是勉强让358兵团战士吃饱而已。

但是涉及到被服,棉花、药品等物资,可就只能从外面进购了。

不是不可以从草原绕路去xj购买。或者是黑市商人购买。

但是成本和风险都很高。

一旦蒋介石真的下狠手控制边关的,358兵团日子绝对不好过。

要是从汉川公路通过,数量也更大,更划算。

战争是政治的延伸,政治是经济的延伸,可是一点都不错的。

战争在本质上是对资源控制权的争夺!

毕竟在一段时间内,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那个集团,那个民族,那个国家控制的资源多了,其他人能获得的资源就少了。

楚云飞需要物资,蒋介石需要楚云飞的358兵团来抵挡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