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劫后余生

赘者为王 提篮水怪 2216 字 2022-09-05

得到皇帝的允许,中书令张择端手里拿着一封大军从前线发回来的捷报就向大殿里赶来。

“皇上……大喜……大喜啊……呃,你们这是什么神情?”

因为是大捷,张择端一边走一边还大声向大殿里的皇帝报喜,只是等他走进大殿,见到里面的几人一脸殷切地看着他,让他愣在当场。

这是怎么回事,传来捷报是当高兴不错,可是他们这副样子难到是出了什么事吗?

原来是两封信都是从金陵发出,一封是牛牛从金陵城里带出来的,一封是徐明达在将叛军赶出金陵后向朝廷发出的捷报。

虽然前后隔了一天,两封信却是在同一天到达长安,不过求援的信是发往兵部,捷报则是发往中书省,这也就造成了李广利与张择端先后拿着前线发来的信赶来见皇帝。

不明所以,张择端只能拿着信硬着头皮往皇帝的面前走去。

“老师,从何处传来的捷报?”

前面大军从寿州城分兵两路的决定已经传回长安,皇帝自然知道。

此番大军主力被困,他不知道是不是左路军打下了哪座州府还是是剿灭了哪股叛军,亦或是左路大军赶到解了金陵的围?

不过皇帝猜错了,张择端手里的不是左路军发来的捷报,而是徐明达发回来的。

“这个是从金陵发出来的,还请皇上过目!”

因为张择端是皇帝的授课老师,德高望重,本身的年纪又大,早已得到皇帝的特许,可以不用大礼参拜。???c0

张择端拱手深深地朝皇帝鞠了一躬,以表达对这个学生的尊敬之意。

“老师快坐……”

站起身来,皇帝主动将自己的凳子搬过来,然后扶着张择端坐下。

对于这个一路伴随着他从风风雨雨中走过来的老师,皇帝可是非常的尊敬,甚至于几次张择端都已年迈不堪重任而请求告老还乡都被他拒绝。

以为他知道现在朝堂中还没有可以担当大任的人出现,再说老师一走,自己既要对付那些魑魅魍魉、又要操心国家大事,更显捉襟见肘!

“谢陛下!”

将手里的捷报递给皇帝,张择端就坐到皇帝搬过来的凳子上,然后等着皇帝看完。

当今帝后恩爱无比,一般这个时候皇帝都会在皇后的居住的地方用午餐,事实果然如此。

不过想到大军光复金陵乃是重大的喜讯,让他实在忍不住想要让皇帝知晓,要知道从白莲教的那些逆贼举兵造反以来,皇帝就没有睡好过。

不只是皇帝,只怕很多人都因此睡不着觉,因为白莲教的造反行动势如破竹,短短几个月时间已经席卷江淮大地,更有不断向外蔓延的趋势。

好在大军及时出征,直接将那些叛军阻拦在寿州城下,更是将他们给打得溃不成军,让大军威名远扬!

此番更是将金陵这个大明的旧都给光复,象征的意义非比寻常,应该通闻天下、咸使闻之,不过在这之前先让皇帝高兴高兴!

拿着老师递过来的捷报,皇帝知道皇后和萧潇同样牵挂着前线的情况,不由走过去与她二人一起看起来。

“这……这是……”

捷报是徐明达发出来的,在信上他首先向皇帝请罪,说因为自己的原因,险些让整个大军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接着又向皇帝介绍了他们脱困的过程,特别是将萧岩等人悍不畏死、敢于以少数人去冲击叛军大营的事重点提了出来表扬。

从徐明达传回来的信里,皇帝终于知道了萧岩他们做的事,对于他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敢于出奇制胜的决心而震撼不已。

他是没想到萧岩居然真的有这种本事,本来刚开始他让萧岩陪着朱九常去战场上是让他们去刷军功,以丰富之后的履历。

哪曾想萧岩竟然不甘寂寞,其勇救大军与危难之间的行为当真是一鸣惊人,让人忍不住为他拍手称快!

“姑姑,您看到没有,萧岩和小九都没事……反而还立下了这等奇功……”

看到捷报上记载的信息,萧潇不由掩面而泣。

这当真是悲喜两重天,刚刚经历了那等如生离死别般的痛心场景,要不是这封捷报接踵而至,萧潇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