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郑王世子,不过是一个幌子。而且也是用他来迷惑皇帝。

让皇帝以为他们看好郑王世子,从而保护庆王。而且皇帝在查过之后发现不了他们站在郑王之后,最多也就难为他们一下。为了未竟的事业,又有什么委屈受不得?

皇帝果然在知道平允安等一众谢门之人和郑王之间的关系后,像是难为杨一清一样难为他们了一顿。但是无论是平允安还是徐青词,哪个都是脸厚心黑的。没有一个像是杨一清一样被皇帝气到。

他们根本不在乎皇帝到底喜欢不喜欢他们, 也不在乎皇帝是否会对他们有意见。皇帝对他们而言,根本没有什么重要的。

但是皇帝的心情并不能通过惩处他们而变好,因为他们的种种动作,朝中又一次陡生波澜,掀起了那已经被压下去的浪潮。

国本,立储。

各位大人与藩王世子为友,是不是为以后打算?他们是不是得到了什么消息?皇帝是不是真的会......没儿子了?

就好像是因果轮回一样,这个问题又一次被摆在了大家的眼前,接下来很快就重新出现在朝堂之上。

而且现在比之前更让人觉得糟糕。

皇帝现在为了孩子四处求仙问道,而后宫里面根本没有看到任何好消息。满朝的廷臣已经对皇帝能有自己的儿子绝望了。但是皇帝却对立宗室子为储这件事情反对到底。只说自己和皇后一定会有一个无论从什么方面来看都合适,都好的嫡长子。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基本上就是无稽之谈。

皇帝被气得发疯,因为无论是杨一清、任芳、楚恩波,还是平允安、梁储、蒋冕都在问他储君的问题。直言他没有孩子,没有国本国家不安,没有储君社稷不稳。

这让朱厚照怒发冲冠,这些人是在诅咒自己早死出事吗?才这样积极地去推荐储君人选!

沈玉一边帮着上首的君王和其他大臣撕扯,但是他心中却是发苦。

他的靠山就是陛下,若是陛下真的被逼得立了这些人支持的太子。那么日后太子即位,又怎么会有他的好果子吃。但他这么帮陛下,待到新君即位,恐怕是会恨上他的。

可是他没法子,他靠着的只有陛下。没了陛下的宠信,他就什么都不是。

京城中的一潭水被搅得极混。而在西北,小杜先生此时救母心切,因此他决定围魏救赵,通过抓捕唐王三子来寻找自己母亲的下落。

谢棠本来不同意他以身做饵,但是小杜先生道:“这是最好的办法,若是不能救下母亲的命,那么我就和母亲同死共生。”

谢棠无言。

最后还是让他去了。

小杜先生出现,带着唐王印鉴。对外宣称唐王子,说是唐王三子已死。众人要听他号令,和他一起去两君山去寻父亲留给他的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