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陈氏笑着对林氏道:“老三家的,你瞧!这家里最招人疼的主儿还没见过你呢!”

谢棠这时才知道这位是不久之前书信里面说的三叔新娶的三婶了。

谢棠忙道:“见过三婶。”林氏把见面礼从丫鬟那儿拿了亲手给了谢棠。因她家里辈分简单,她从未遇到遇到和自己年岁差不多的侄儿的尴尬事情。也不知该叫什么好。

陈氏笑着给她解围:“老三家的,叫一声棠儿就行了。年岁差不了多少,叫声侄儿平白把自己叫老了!”

谢棠知道陈氏有逗趣的意思,于是笑道:“三婶好,多谢三婶的礼物。”

林氏见了,回礼道:“棠哥儿客气了。”

晚间大家回来,大家一起用完了晚膳。谢棠在和谢豆往出走的时候笑道:“三叔,我出去游学,回家后你连小婶子都娶过来了。之前不是定的今年六月吗?我还以为能喝上你的喜酒!”

谢豆道:“你三婶家里去庙里求签,然后找了大师算卦。大师说去年十月嫁女,对女孩儿福禄寿都好。你三婶娘家想着把你三婶嫁过来。问了娘后,娘也同意。就办了婚事。你要在的话就好了。大哥二哥都不擅长饮酒。你酒量大得很,偏偏出门了!”

谢棠笑道:“不说那些了!我曾给你准备过新婚礼物,是一对儿连理枝玉瓶儿。要祝三叔和三婶白头偕老的!”

谢豆道:“果然够意思!你三婶她就喜欢这些花儿朵儿的。”

转眼间就到了盛夏时分。

谢棠此时已经换上了薄薄的夏衫。吃着井里沁着的西瓜,正在小亭子里吹着穿堂的凉风。正享受着夏天的安宁,却见到他院子里的大丫鬟鹊仙拿着一张请帖过来。

谢棠接过来一看,竟是孔令文送来的帖子。原来孔大人任期已经到了,圣上下旨,升了孔大人回京做大理寺卿。如今从宣府镇的知府平调回京。同是正四品。但大理寺卿是九卿之一。实则这已然是升了。

孔家这次的却不是为了孔大人右迁举办宴会的。护国将军府素来低调,哪里会那么轻狂?

这次宴会是为了庆贺京中孔家的大老太太六十大寿。人到花甲,也算长寿,庆祝一番,实属应该。

这倒着实是好事,的确该去庆贺一番。更何况孔令文此人有胆有识,虽比不上王守仁和徐文省,但也的确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了。

想到徐文省,他心里就有些黯然。弘治十二年的冬天,他离京的这几个月里,徐家的老大人就辞世了。徐文省为了给祖父守孝庐居,立刻扶柩还乡,他竟是连好友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此去山高水长,再见不知何年何日。

这着实让人感伤。但好歹两人书信联系不断,倒也还算些许慰藉。所幸好友如今走出桎梏牢笼,不再像开始一样文风沉郁。想来是已经从老大人去世的哀痛中走了出来。这样很好,他也能放心些。徐文省是至情至性之人,谢棠真的怕他陷进去,挣不开那份伤悲。把自己的身体给生生地熬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