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两个人正在说着闲话,互相客套。正说着话,郭至安带着一位管家就回到了这里。那位管家带着他们前往郭敬鸿的书房。

书房里除了郭敬鸿外还有几个官员,都是宣府军政大员。

其中一位气宇轩昂高大魁梧的朱衣玉带的男子,正是保国公朱晖、现任总兵。而另一位慈眉善目、风度翩翩、衣冠楚楚的老年文士。正是监军、侍郎史琳。还有一位着葵花圆领绣白鹤衣裳的面白无须的男子,俨然是个内侍,谢棠想这应该是镇守太监苗逵了。另有一位儒雅俊秀的中年男子,谢棠不知道他是谁,不过想一想宣府的官员,左不过是宣府知府或是监察宣大总督的佥都御史。

朱晖和史琳是因小王子犯边,刚刚从指挥卫所赶过来的。苗逵也是如此。

史琳见到跟着郭至安和孔令之进来的穿着藏青色长披风的少年,眼中透露出惊讶与担忧。

在郭至安和孔令之见过诸位上官后,谢棠根据他们的问好时的称呼得知自己的猜测没有什么错。那位他不知是谁的人果然是宣府知府。孔令之的父亲孔德怀。

谢棠把手中捧着的一堆册子递给孔令之。作揖道:“学生谢棠,见过郭总督,保国公,孔大人,苗公公。”众人道了免礼后,心中还在讶异这谢小举人怎么不给史侍郎行礼?正在疑惑地时候,却听到“扑通”一声。

只见谢棠跪下给史琳磕了个头道:“棠见过干爷爷,干爷爷金安。”

史琳也是余姚人,当年谢迁考中进士后史琳也没少提拔身为余姚同乡的后辈。后来谢棠立住了之后,谢迁就拎着自己家小孙子去拜了史琳为干爷爷。

“棠哥儿怎么来宣府了?”史琳问道:“现在宣府这么危险,你若出了事情你祖父怎么办?”

谢棠回道:“干爷爷,我今年九月在国子监完成学业。出京游学,和京都游侠一起游览大明壮丽河山。至宣府,欲居于宣府体验边塞风土人情。不料十月大雪,北疆遭遇灾年。棠生于书香富贵之家,十余年安享太平。如今北疆饥馑,棠遂想为北疆百姓做些事情。听闻总督府征召举人,遂应召而出。”

史琳听了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道:“起来吧,地上凉。”

谢棠起来后史琳才发现自家干孙子今天只穿了一件湖蓝色棉布制的夹衣,束发的仅是一根木簪。史琳是知道谢棠平素过的日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真真正正用金玉堆起来长大的。他平素衣裳虽不华丽,但却比佩金戴玉者还要贵上几层,一点子佩环就价值百两纹银。

谢棠平素喜欢简单的衣饰。因此若是谢棠今日只穿了他平素穿的锦绣冬衣,就是一点佩环都没有佩戴的话,史琳都不会注意到他穿着的变化。

但是谢棠今日竟然只穿了这么一件简素的棉袍。虽然仍旧萧萧肃肃。但是他又怎么能够不发现他衣饰的改变?

史琳惊讶地问道:“你怎么穿这样粗陋的衣裳?我记得你冬天都是穿姑绒的。怎么了,来游学没带冬衣?”

谢棠道:“棠与京都游侠柳楚蜀已经把贵重饰品,玩器,兼有华贵衣衫尽数卖掉。除了我二人回京的盘缠和我与柳兄两队人马吃到明年开春的粮食外。余下的钱粮都尽数拿去赈济灾民。”

史琳叹息了一声。果然,刘健对自家干孙子的评价果然没错。

——此子有赤子赤诚之心。不为天家之臣,乃天下之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