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纪初苓望着满目的璀璨,这让她想起在岭县的那日。

不过那个坐在河畔让人痴醉,像个惑人河水精的谢远琮,已是她夫君了。

“傻乐什么?”谢远琮见她抿嘴笑,凑过去好奇问。

“开心了就乐,你管我呢!”纪初苓挪去边上倒了两杯酒回来。

酒与小菜也是刚刚一道搬上来的。

“就喝一杯。”纪初苓又紧挨回谢远琮身边道。

谢远琮接了过来,笑她:“你多贪两杯也无事。反正是在家,我也受得住。”

纪初苓哼了声。她可受不住那丢人劲。

见她举了酒杯来,谢远琮一甩自己身上裹着的,被子被扬出个漂亮的打旋,将纪初苓也兜头罩了进来。

底下两颗脑袋正相抵,两双对视的眼睛明明亮亮。

杯子碰出清脆一声。

“敬夫君。”

“敬娘子。”

第95章 不像啊

过完了年,依旧天寒地冻的,瞧着一丁点要回暖的迹象都没有。

纪初苓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虽说也冷,但只要日头一出来就暖烘烘的,哪跟今年似的,就算站在太阳底下,也有一股凉意透过袄裙斗篷往骨子里头钻。

本就犯了懒骨的纪初苓,若是无事就连屋子门都不想出了。

谢远琮知道她怕冷,每日晨起之后,就将热好的铜暖炉子塞到她脚底心。

如此就算边上没了人,纪初苓也不会那么容易冻醒。

她好几回都想,果然练武的人就是不一样。她每日晨起都得爬上三回才起得来,谢远琮却是一睁眼就能立马从被窝里出来。

但纪初苓想他再厉害,那也不是铁打的。自开印后,这种寒凛的天色他得天不亮就去上朝,办职不说,还得跟一群明里暗里的周旋,费心费力的,就怕他突然受点凉。

于是纪初苓每日都会钻小厨房给他熬汤,等人一回来,就能喝上一口热乎乎的祛寒,还每日都不带重样的。

这种大冷天,纪初苓心里记挂着的还有兄长的状况。往年天只要一冷,兄长的腿会疼胀得很厉害。虽今年杨大夫说已好了许多,但她仍是很担忧。

这日,纪初苓听说杨轲昨儿抽空去了趟青竹院,也不知大哥是否好些了。说起来她都许久没见大哥,又总惦记着,所以便去了趟卫国公府。

没想纪郴却没在府上。

听青竹院的下人们一提,她就猜出了一二,出府上了马车调转方向而去。

到时,那面摊子是闭着门的。明喜则是勤劳得很,小茶肆迎客一天也不落下。

最后还是靠明喜一指,她一路摸索着,才在一间不大的农家小院篱前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