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六 宿命

实际上的情况也是这样,东瀛、罗刹两国都是偷偷的支持华夏国内各种反对势力,目的只有一个,搞乱华夏。一个强大的华夏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刘大双也不例外,在东瀛及罗刹暗中支持各种反对势力。这两个国家不乱,发展起来,华夏就危险了。

东瀛国土狭小,除了海水啥都缺。可是国民却麻烦,单一民族,受军国主义教育多年,不好渗透。可是,他的工业基础薄弱,刚刚起步。经济上也是勉强维持个温饱。

所以,对于东瀛,刘大双采取的是“经济绞杀为主,人员渗透为辅”的策略。

罗刹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国土辽阔,东西间相距一万多公里,太阳在东边升起时,西边才刚刚入睡。而且资源丰富,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不过,罗刹由于扩张太快,很多新地盘消化不良,加之国内二百多个民族,各种矛盾也比较突出,犹如一个即将爆炸的火药桶。

所以,对于罗刹,刘大双基本上是以支持其国内各种反对势力为主,让罗刹人自相残杀,无暇顾及华夏。

现在看来,对东瀛也好,罗刹也好,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都看到丰硕的成果。

“十二月的炮响”预示着罗刹未来几年进入了无休止的内战,会变得虚弱无比。

刘大双有理由相信,那些老牌的列强国家也不会放过这次机会,一定会趁机下手,把这个欧洲大陆上最大的国家肢解,并分成一大堆小国家。

要知道,干这个活,列强国家都没了熟手,经验丰富,比刘大双这个愣头青强多了。

对于东瀛,本来事情按照刘大双的计划,已经一步一步进入了死胡同,经济发展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穷兵黩武的东瀛人只好挺而走险,发动了侵略东北的战争。

刘大双相信,三个月左右,东瀛的经济将会被战争拖垮,进入崩溃阶段。

对于东瀛入侵军队,刘大双也算是赤膊上阵了,没办法,谁让他手下的大将没有一个能够指挥几十万级别战役的人才呢。

一个不显山不露水,巨大的圈套牢牢地套住了东瀛军,只待收紧,一鼓擒之。如此,华夏将永绝东瀛之患,进入快速发展时代。他刘大双也功成名就,可以考虑急流勇退,携美泛舟西糊了。

但今天早上的一个消费却让他乱了方寸,套上东瀛军的绞索出现了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