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二 进攻吴淞口

江苏军歼灭了本庄繁大队,郑汝成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拿出地图研究了一番,决定进攻吴淞口。

吴淞口是长江入海口及黄埔江和吴淞江汇入长江之口,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现在是东瀛军梅津美治郎大队守在这里,如果能把这里夺回来,歼灭梅津美治郎大队,则不仅能捞回颜面,而且把上海的东瀛军队出海的通路封死了。上海的东瀛军成为孤军,可以关门打狗。

这个计划段祺瑞也是赞成的,吴淞口就是上海的门户,也是守卫长江的重要一环。从大清开始,为了保证上海的安全,吴淞口就修建了几十座炮台。

道光年间的鸦片战争中,清军为了阻止约翰牛军队登陆,就是在吴淞口和约翰牛军队大战了一场。

梅津美治郎大队也是一千多人马,郑汝成手下的三个团凑一凑有五千多人。双方兵力对比还是很悬殊的。

郑汝成看见江苏军没费什么力气就把本庄繁大队灭了,心里一直不服气。怎么说,北洋军也是国内的老大,风头被你个名不见经传的江苏军夺去了!我老郑的脸面往哪里放。

上海东瀛军的部署他也摸了个大概,这吴淞口相对来说部置的兵力较少,只有一个大队。

郑汝成认为这是天赐良机,攻下吴淞口,歼灭梅津美大队,绝对是大功一件。那可比江苏军在嘉定歼灭本庄繁大队意义大多了,影响也大多了。

段祺瑞调动江苏、浙江、福建、江西的兵力向上海集结,给东瀛军造成巨大的压力。

同时命令江苏军和浙江军向上海境内移动,可以小规模战斗,策应郑汝成的部队攻击吴淞口。

孙志勇听了张文才的一番话后,接到了段祺瑞的命令,知道这又是一次绝佳的练兵机会。立即命令江苏军阵地前移,向上海突进。

郑汝成征用了宝山县衙做临时指挥所,现在正召开战前会议。

“各位兄弟,上海一仗,前面打的不好,咱们丢尽了颜面。今天晚上进攻吴淞口,务必全胜!”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