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页

强子这两年懂事多了, 也不跟着胡闹,写完作业就帮爸妈的忙。整个陈家坪都知道张家五个丫头是“小魔女”, 人爹妈又护犊子,告状也没用。

这不,雨桐和沈浪一大早去镇上王家、蔡家拜年, 送了点东西,又去求知书屋看了看,虽然是大年初二不开门,可光碟和各类书籍依然摆放整齐,店里纤尘不染,知道是“店员”很负责。

自从四人出去上大学,蔡妈妈身体不大好,雨桐提议招聘几名“店员”,负责中午十二点至下午两点,下午五点至晚上九点两个时段,很多荣安中学的学生前来应聘。

他们四人已成荣安中学的神话,能近距离接触“偶像”,孩子们可积极了!

最终选出八名家庭困难的学子帮忙打理书屋一应事项,就按他们以前的模式和分工。甚至因为人数众多,每个人轮值时间短,不止不会影响学习,还能赢出午觉时间。

对书屋来说,用低廉的工钱招到负责的员工,保证每月营业额有增无减,同时又打出另一块招牌——“勤工助学”,可谓一举多得。

以后大家一届传一届,只要荣安中学在的一天,书屋生意就不用愁。

出了书屋,街上人来人往,穿着新衣的孩子“哗啦”了根鞭炮扔林雨桐跟前。

“啊!”雨桐吓得大叫一声,人太多,惊吓之下居然忘了跑,也无处跑。

沈浪忽然猛地将她拉进怀里,迅速地捂住她的耳朵,原本以为的巨响只是隐隐一声闷响,像散在空气里的闷哼,在哼身心愉悦的小调。

她整个人都柔软下来,轻轻靠在他怀里,嘴角慢慢翘起来。

沈浪顺势牵着她,穿过人山人海,躲过时不时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擦炮摔炮点火炮,终于走到街尾。

摩托车停在街尾一片空地上,那儿以前是镇上一位孤寡老人的旧屋,后来老人去世,土房倒塌,无人打理。无主的空地很快成为公共停车场,停满了摩托车,还有两辆小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