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

星期一,雨桐请了一天假,跟大伯和舅舅上信用社取钱,留下几千块孩子学费和救急钱,三个人所有家当放一起有十三万整,再加沈浪的一共二十三万,付掉首款还剩八万。

这八万就是白云山项目的启动资金。

虽然债是欠下了,可一想到雨桐给他们描绘的蓝图,所有人干劲十足,浑身充满了使不完的力气。除了读书娃,所有人都上山干活,就连沈浪也自告奋勇来帮忙。

白云山面朝陈家坪的是南面,没啥树木,全被飞机草和野茅草占领了,铲除起来毫不费力,男人们负责连根拔出,女人们负责抖落根系上的泥土,晾晒,未上学的孩子们负责看守。晒干了烧火做饭煮猪食,这可是农村最常见的能源,谁家都稀罕。

北面倒是有几株小松树,稀稀落落。

大家也舍不得铲除,就留着,只是将野草铲干净。

待雨桐放假回来,发现整座山已经干净了十分之一。那可是一百五十亩啊!按这速度,每天至少除草七八亩,家里人都不睡觉的吗?

包括沈浪在内,所有人的手都磨起老茧又裂了口子,全身上下晒得又黑又黄,幸福的红晕却让人眼眶发酸。

村里人刚开始羡慕嫉妒居多,泼凉水的也不少,都盼着他们越难越好。谁知这两家人跟吃了十全大补丸似的,早出晚归,不避晴暑,野草一拔,露出红色的泥土来……傻眼了。

以前生产队开荒,也没他们这速度啊!

别说,那土还挺肥。因为几十年没种过庄稼,水分含量大,蚯蚓啥的都比别的地方肥。张家把几百只孔雀放上去,还省了不少饲料钱。

村长老爷子摸着胡子:这几个年轻人,说不定真能干出事儿来。

孩子们放假,对开荒来说,又多了一批劳动力。林雨桐想上山帮忙,大家一致反对,乔大花笑骂:“就你那细皮嫩肉的,别来拖后腿就是好的。”

雨桐看看自己白嫩纤细的十指,“指如削葱根”有时也是种无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