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页

蒹葭纪事 若花辞树 876 字 3个月前

这本是惯例,用来显示皇帝隆恩的,但是皇帝大多会免了不见,朝廷内外世爵不少,许多都已没落了,没有浪费时间见没能力为社会奉献的人的道理,皇帝的时间也是很宝贵的。但如此难免显得功利,且有薄待功臣后人的嫌疑,于是到了后面,渐渐的,便成了不论是哪家的,都在诏书末缀上一句,免了入宫谢恩。

可这回不知怎么的,诏书上却没有这一句,临淄侯看看外头冰结三尺,鹅雪纷飞,再见孙子年幼的小身板,他抬手捋了捋半白的胡须,觉得是不是最近太太平皇帝闲的没事干就瞎折腾了?

使天子惶惶无事,是他做宰相的过失。临淄侯暗暗自省,他那还有一份凉州雪崩的奏报,明天就呈上去!

第二日皇帝果让凉州雪崩的事忙得焦头烂额,但他还没忘记柏冉,百忙之中还提醒临淄侯带世孙来见。

临淄侯颇为惊奇。

柏冉也觉得很奇怪,她好像没什么地方特殊到要皇帝陛下亲自接见吧。不管怎么说,皇帝要见,柏冉少不得要去这一趟,她倒不怕有什么坏事,她大父是宰相,只要不是抄家灭门,朝廷上下没有比临淄侯消息更灵通的了,既然不是坏事,就没什么不能放心的了。

入宫当日,谢氏将柏冉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并嘱咐她:“若不知话说出去是否妥当,宁可什么也不说,记着了么?”

柏冉认认真真地应下了。

大绍朝的皇宫比起前世见过的紫禁城,更为肃穆,也更奢靡,整体建筑的地基也更高,这就显得十分壮丽宏伟。

皇帝是在昭阳宫见的柏冉。这年头不兴动不动就跪,这样私底下的接见,只要躬身作揖就行。

皇帝是个中年人,年纪不大却已显老态,眉心有一道道深刻的思痕,显是日常思虑太过的结果,他性仁弱,年轻时还好,有姜太后为他分担一二,他又没什么非要与人争执的事,近两年却越发难过起来——皇后生的是女儿,且从那以后,后宫没再闻过其他婴儿的啼声。从年初开始,一些大臣就屡屡建言,请准赵王回京,以固国本。国本一词指的往往是储君。赵王一系终于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