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唐丑展开圣旨,杨湘湘立刻把脑袋凑过去看上面的内容,李耀玉既然能把圣旨拿给唐丑看,那就证明这圣旨上面的写的东西一定是让他为难了。

圣旨洋洋洒洒的一大篇,说是今年衡州春季干旱夏季少雨,导致现在收成不佳,农民颗粒无收苦不堪言。衡州知府上报奏折恳请朝廷开仓放粮救济百姓。

而朝廷的意思则是如今东海沿岸并不太平,西北和南洋边境也时有小规模战争发生,所以需要囤积粮草以备不时之需,并不适合大规模开仓放粮,希望得到李家的帮助,让李家捐出东平郡的一座粮仓,以解决百姓疾苦。

“我李家在东平郡确实有不少粮仓,开仓救济百姓也未尝不可。但我并不觉得衡州已经到了需要救济的地步。”李耀玉解释说。

唐丑点头说:“我明白你的意思。衡州距离东平郡并不远,据说东平郡今年又是丰收年,我想衡州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不过衡州知府也未必有胆子敢欺君谎称欠收,想必应该是收成不如往年,农民手里的粮食不多,这才上报哭穷。”

“唉,他这一哭穷可苦了我了。”李耀玉无奈摇头,“那衡州粮商不少,平日里也囤了不少粮食,再怎么说也不至于断粮,他不去求那些粮商开仓,反而上报朝廷,舍近求远,真不明白这衡州知府怎么想的。”

“你说衡州粮商多?”杨湘湘开口问,“诚如你说的,如果百姓真的到了断粮的状态,那衡州知府这种做法真的是舍本逐末,舍近求远了。我想衡州知府不是傻子,上报朝廷肯定另有目的。”

“我也这么想,”唐丑接着说,“所有知府都知道,朝廷即使批了这个折子准备开仓赈灾,但圣旨一层一层传达,到了东平郡的皇家粮库估计也要一段时间了。灾民到那时说不定已经饿死,可以说上报朝廷开仓是一件十分低效的做法。”

“那他为什么还要上请朝廷?”李耀玉问。

“当然是官商勾结了。”杨湘湘一脸愤愤不平,“他知道上报朝廷,皇上不批准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即使批准了,从批准到开仓还有一段时间,那这段时间,便可以造成粮食短缺的恐慌,为那些粮商抬高米价铺路。上报一个不痛不痒的奏折,结果是粮商狠赚一笔,官员自然能够中饱私囊,这笔买卖怎么看都不亏。”

“可如今这些都是我们的猜测,我总不能拿着这个理由去拒绝皇上吧。”李耀玉苦笑,“也罢,我李家也不差这一仓的粮食,能够救济灾民算是功德一件,为我李家积德。”

“别这么悲观呀!”杨湘湘不疾不徐的劝慰,“我倒是有一个方法应对。”

第一百六十二章 美男表演

李耀玉听杨湘湘这么说,眉眼带着惊喜急忙问:“堂嫂当真能帮我解决这个难题?圣旨都下了,我不希望堂嫂因此还背上违抗圣旨的罪名。”

“谁说我要违抗圣旨了?”杨湘湘说,“既然你说圣旨难违,那你便照着圣旨说的办好了。皇上让你准备粮食,你就先准备着。”

“这是何意?”李耀玉不明所以。

杨湘湘解释说:“粮商囤梁无非就是为了抬高米价再把粮食卖出去,可如果让他们知道朝廷准备开仓放粱,且这粮食是直接从你李家粮仓里运到衡州,那到时候傻眼的可是他们了。毕竟李家不是朝廷不需要层层审批手续,快的话三五日便可做好调度,到时候衡州粮商囤积的那些高价粮食只怕烂在仓里也无人问津了。

你先恳请皇上宽恕你几日准备时间,接着快马加鞭派人放出话说你李家接到圣旨准备开仓,以确保当地物价平稳,让所有百姓都能吃到平价米。估计等不到你真的放粱,那些商人便会自动开仓贱价出售。”